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标准化机构

日期:2013-9-11 (来源:互联网)
2013年7月12日,对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举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建院50周年发展成就报告会,共同回顾电子标准院50年发展历程,弘扬优良传统,总结成功经验,展望美好未来。

回顾历程:

紧扣产业脉搏 坚持标准主业

50年来,电子标准院在各级领导机关的关心指导下,始终紧跟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紧扣产业发展脉搏,坚持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团结拼搏,走出了一条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奋进之路。

1963年建院至上世纪70年代,电子标准院被国家确定为电子工业标准化总技术归口单位和无线电与电子元器件标准化核心机构。电子标准院的创业者们从零开始,以电子元器件标准为突破口,改变了照搬照抄苏联标准的状况,率先提出了通过标准体系表全面规划标准化工作的模式,开创了国内标准体系化工作的先河。

上世纪80年代,电子标准院被电子工业部确定为“电子工业标准化工作总牵头、总负责、总审核单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积极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有效促进国内电子产品质量的提高;完成首批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制定,为我国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制定电子安全产品、电磁兼容强制性标准,促进我国电子产品合格评定体系的建立;实施彩电综合标准化和某型号雷达综合标准化,有效提升我国彩电国产化水平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建立安全、电磁兼容、包装和计量等实验检测能力,创立标准科研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推动标准有效实施。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电子标准院抓住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按照“标准先行”的原则,完成了《“三金”工程标准化指南》和《某型号系统综合标准化指南》,发挥了标准化工作在大型复杂信息化工程中的支撑保障作用;构建了专业门类较为齐全、层次较为清晰的电子行业军用标准体系,编制了军用元器件系列型谱,适时满足了型号研制和科研生产对标准化的需求;拓宽了标准化业务领域,发展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软件评估、标准化培训等业务,建成了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实验室和信息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化综合服务能力;雍和宫院区科研大楼的投入使用,科研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标准竞争日益激烈,电子标准院肩负着研制自主技术标准、推动技术创新的历史使命,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崭新时期。电子标准院承担数字电视、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信息安全、“核高基”、新一代无线通信、国产基础软件平台、物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标准化任务,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技术标准,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相继建立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国家工程实验室、音视频和文档软件两个国检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与检测机构,建成数字音视频多媒体、高端集成电路、射频识别、文档软件、污染控制等检测平台,获得军工一级保密资质和CCC强制性认证资质,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的能力;亦庄标准化科技园的建成、“所”改“院”以及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有力地支撑了电子标准院的业务拓展、试验检测环境建设和人才培育。

50载成就:

实现跨越发展 打造“赛西”品牌

50年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底蕴深厚、活力充沛、勇于创新的电子标准院。我们从建院初期单一的标准制定,发展成集标准研制、试验检测、计量校准、认证评估、培训咨询和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科研机构;业务领域涵盖元器件、信息技术、信息安全、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设备与系统、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安全与电磁兼容等方面;打造“赛西”品牌,整合形成了赛西检测、赛西认证、赛西培训、赛西信息服务等市场服务能力;员工队伍从建院初的几十人发展到600余人,拥有学科带头人26人、高级工程师159人、博士42人;办公条件从比较简陋的三栋办公小楼发展到目前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现代化办公环境;固定资产从几十万元发展到近9亿元的规模;在中文信息处理、彩电综合标准化、系列型谱、数字视频编解码、载人航天工程等多个领域,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65项。通过50年的不懈努力,电子标准院科研实力不断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拓宽,标准化业务链不断完善,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验总结:

支撑政府产业 发挥核心作用

50年来,电子标准院克服了创业初期标准化工作薄弱的基础条件,突破了标准试验验证的能力瓶颈,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工作转型发展的要求,应对了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和技术竞争的挑战,艰苦奋斗,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专业机构成长壮大之路。

第一,我们始终坚持支撑政府、服务产业。在各个历史阶段,秉承为政府提供标准技术支撑的特殊使命,依托多年标准化研究基础,开展标准化政策研究、战略规划、标准管理与技术审查等工作,发挥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核心支撑作用。在服务产业方面,组织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开展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建成一批服务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为产业界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产业发展和规范市场秩序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开拓进取。面对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标准化基础科研工作。在标准化技术创新上,实现了从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到自主制定我国标准的历史性转变,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标准化管理体制创新上,积极探索不同时期的标准化工作模式,通过标委会、标准工作组、产业联盟、协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在内部管理机制创新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建立事业单位平台和公司化平台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业务开拓方面,在积极建设电子标准院标准化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贴近市场、贴近企业,探索“走出去”发展战略,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设立了专业的研究与服务机构,与地方政府、企业和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满足了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

第三,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国内、走向国际。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融入全球大市场,国际标准化工作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作为54个国际标准组织国内技术总归口单位,电子标准院积极采用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水平、促进对外贸易、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国际标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国际接轨;组织国内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出81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42项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显着提升了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电子标准院一批专家成为国际注册专家,担任国际技术组织组长、国际标准起草人,4人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IEC 1906奖,与IEEE、W3C、SEMI等国外知名的标准技术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国际标准化活动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我们始终坚持军民结合、协同发展。电子标准院起源于军用市场,发展于军民用两个市场。我们注重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积极开展电子元器件系列型谱、宇航元器件、射频识别、电子装备等领域军民共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军民融合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为军民技术转化和成果推广搭建桥梁,为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第五,我们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标准化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一代代电子标准化工作者秉承不计得失、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忠实履行“科学、公正、诚信、服务”的发展理念,创造了电子标准院今天的辉煌,也铸造了电子标准院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这也是电子标准院能够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永葆活力的源泉。

憧憬未来:

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 军民兼备

回顾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催人奋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军民结合等对标准化提出新的需求,标准化工作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广,这既是电子标准院可大有作为的新机遇,也是我们应更好作为的新挑战。

面向新的征程,电子标准院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升能力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站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国、推动国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创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机制创新,做好标准化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提高对政府的支撑能力和对产业的服务水平;我们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推动提升自主标准研制能力,促进标准有效实施,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积极承接国家重大标准化科研项目和重点型号工程任务,实现标准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工程应用以及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发挥标准化核心机构的基础科研和支撑保障作用;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市场服务、人才培育、内部管理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为电子标准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在各级领导、各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电子标准院将以创新的精神、奋发的热情,锐意进取、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品质优良、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培育形成一流的标准科研、试验检测和信息服务能力,把电子标准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军民兼备的高水平科研机构,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