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日期:2019-1-12类别: 阅读:9735 (来源:互联网)
导读:服务机器人是庞大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根据其用途不同,可以划分为保洁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及娱乐机器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聊到未来科技产品,相信大家脑海里会闪现出一个角色,它就是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AI技术已成为科技变革的重点方向,承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就从科幻想象逐渐走到我们眼前,未来技术成熟后将走入普通家庭生活。从本届CES展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以前出现在电影中的家用型机器人开始落地,未来机器人行业将朝着家用服务、商用办公以及个人护理这三大方向发展。
一、家用服务机器人
感知型机器人
能够感知用户需求的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从本届CES展上可以看出,不远了。以优必选在2019 CES中展出的Walker机器人为例。这款机器人可谓是本次CES展会上的明星产品,一经亮相就受到了不少国内外媒体的围观和报道。这机器人由优必选全自主研发,是一个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它身高1.45米,重量:77kg。机器人的造型呆萌,给人一种很强的亲切感。它的四肢包括手指部位都可以像人一样灵活转动,此外它还有包括视觉、听觉等等的感知能力,内置AI,可实现全方位的人机交互。
陪伴型机器人
在本次展会中,Yukai带来了Bocco Emo机器人,旨在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陪伴,同时还能在家中保持密切关注。与上一代相比,这款机器人更加善解人意。它能读取短信、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并在门锁上时通知你。不过,它也能给你天气信息,显得更“善解人意”、更有表现力。当它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就会做出反应,它会有感情的读出信息。它还可以根据说话人的语调识别说话人的情绪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家用清洁机器人
ILIFE智意同步展示了旗下A、V和W三大系列多款扫地机器人产品,为全球消费者首次带来了全方位的扫、拖、洗地面清洁方案。其中,A系列是滚刷型,可对地毯类环境进行深层清洁;V系列为吸口型,更适合在硬材质地面工作;W系列则是洗地机器人产品,可以非常彻底地清除顽固污渍。
新推出的A9系列扫地机采用铝合金拉丝面板,坚固耐磨,耐腐蚀、防掉色。它是一款扫拖二合一机型,在湿拖方面表现强劲。其采用的专利震动水箱技术,仿人工擦地原理。区别于普通扫地机器人仅凭机器重量,无动力输入的清洁方式,X800扫地机器人通过内置的震动马达,配合拖布有力度的贴近地面反复擦拭,强力去污不虚拖,媲美人工擦地效果。
二、个人护理机器人
健康护理机器人
三星CES展上发布了Bot Care、Bot Air和Bot Retail三款机器人产品。Bot Care是一个关注家庭用户健康的机器人,外表为白色,机器人“面部”配有一个屏幕,不仅可以反应机器人的“表情”和“情绪”,也可用来显示主人的生命健康指标信息。Bot Care护理机器人可以与用户进行语音交互,监测用户生命体征,测量血压和心,另外还可以监测睡眠,播放音乐。它可以跟踪主人的药物摄入量、监控主人的睡眠,并根据主人的身体情况提供身体的拉伸和锻炼指导,如果主人遇到突发健康问题,它还可以自动拨打当地的急救服务。
穿戴式机器人
LG在CES 2019推出更新版穿戴式机器人CLOi SuitBot。这种机器人需要工人戴在腰间,然后一部分延伸至背部下方,而另一部分延伸至腿部。LG CLOi SuitBot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检测人类腰部的弯曲角度何时会超过预设的阈值。当用户的腰部自然调整以吸收被上举重物带来的负载时,机器人就会额外会施加预设水平的力,提供对拉力的支持。除了对上一代CLOi SuitBot的施力点略有变化外,新一代的CLOi SuitBot优化后也变得更容易佩戴。
三、商用办公机器人
寓教于乐机器人
在本次CES展上,我们看到一款来自优必选的悟空机器人。它是全球真正意义上相对成熟的一款量产的小型智能机器人,为数不多地实现了人工智能语音、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技术在人形机器人上商业化应用,不仅延续了优必选机器人灵活的运动能力,还具有语音交互、智能通话、人脸识别、绘本识别、视频监控、物体识别、AI编程等强大功能,可应用于家庭、社交、教育、办公等多个场景,让用户可以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人工智能机器人。
智能巡检机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数科带来了京东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通用底盘开发平台。京东智能巡检机器人集成了六自由度可升降机械臂、视觉检测相机、深度摄像头、红外相机、温湿度传感器、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声光报警等多个工作单元和传感器,结合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和领先的机器视觉技术,能够胜任在机房内进行设备检测、环境检测、资产盘点、人员安防等工作。相比传统人工巡检,这款智能巡检机器人更高效、更精准、更节省成本,真正实现了AI技术与传统运维场景的无缝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