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北京2018年高精尖产业营收3.25万亿元 上海IC产业预计2020年突破2000亿元规模

日期:2019-8-31标签: (来源:互联网)

导读: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专场,并晒出了科技创新“成绩单”。据《科创板日报》报道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善、产业集中度最高、综合技术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上海拥有集成电路企业约600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占全国的40%。

2018年,北京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三分之一;十大高精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此外,北京2018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较2012年翻一番;技术合同成交额4957.8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平均日增科技型企业约200家。

如今,北京已创建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1家市级产业创新中心、2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5万家,是2012年的3.1倍。

而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代表性地区,截至目前,中关村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过11万件,创制标准9500多项,分别是2012年的5倍和3倍;2018年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4957.8亿元,占全国近三分之一,近七成辐射到京外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万家,上市公司349家,天使、创投发生金额与投资案例均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此外,中关村还设立了三个“大目标”, 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据了解,上海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到1450亿元,增长23%,约占全国的22%,预计在2020年突破2000亿元规模。

在今年5月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副市长吴清表示,在设计领域,上海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在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