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智能手机引领5G终端产业多样化显现

日期:2020-7-24 (来源:互联网)

在5G时代还未正式到来之前,关于5G应用的布局和猜测早已铺天盖地。5G注定要比2009年的3G时代来的更加猛烈,如果说iPhone 3GS为3G时代的移动终端带来概念性变革,5G将携手AI、VR等技术撼动整个终端市场,使终端多元化发展成为可能。

智能手机引领 5G终端多样化显现

早在5G移动终端设备登场前,第一个5G春晚、第一台5G远程手术、第一通5G电话……5G网络的多场景试验性应用已经初露峥嵘。目前,5G规模试验网在部分城市和热点地区率先实现,逐渐为5G产业链中的终端市场打开新局面。

智能手机引领了5G智能终端产业的整体发展势头。今年年初,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率先踏上第一波5G的浪潮,为5G网络正式商用做足前期准备。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冯晓辉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中表示,手机的技术和产业成熟度较高,用户普及率也相当可观,非常适于向5G平滑过渡,也将是5G率先落地的场景。

虽然与4G手机并无本质区别,但5G催生了智能手机在功能服务和自身形态等方面的新变革。在功能服务方面,冯晓辉表示,5G是基础设施,更是能力平台,将在优化手机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赋能包括AI、VR/AR、超高清视频等一系列新兴应用服务,为手机核心载体的移动信息技术服务衍生带来更大空间。

特别是具备AI技术的手机将成为消费者更贴心的“管家”。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是从云端渗透至终端,手机无疑成为最适合孕育人工智能应用的载体:通过面部识别自动将照片分类、通过深度学习用户习惯实现各类设置、摄像头根据环境自动调节、基于实景追踪识别的创新应用以及基于VR/AR的应用场景的高效体验。

在自身形态方面,5G和ADM690AN柔性屏技术的结合能催化智能手机的概念性革新。智能手机将向更大尺寸屏幕、柔性屏甚至多屏迈进,以应对5G带来的全新应用场景拓展、海量数据和超高传输速率等变化。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柔性屏技术可使智能手机随时延展成个人电脑的尺寸,而5G技术将使电脑的本地计算云端化成为可能。届时,“手机”将仅仅作为一块显示屏存在,这块屏幕或成为替代电视、投影屏幕的新型终端设备。

在智能手机打响了5G终端产业的第一炮后,更多的智能终端产品将在5G领域遍地开花。VR/AR、AI、超高清、大数据等多技术与5G的融合应用,还将带动其他众多智能终端的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奥维云网副总裁董敏认为,对于5G移动终端市场而言,单一技术的变革(如手机屏幕本身的技术提升)对整体市场规模的推动效果不能期望过高,5G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5G+VR有望占领5G终端市场一席之地

目前来看,消费级的5G终端除了5G手机还包括5G智能家居、FWA家庭融合终端、VR/AR可穿戴式娱乐终端,甚至还有无人机等。其中,VR/AR眼镜式娱乐终端和无人机成为消费级终端中备受关注的两个话题。4G时代,由于技术局限、产业生态不完整以及应用场景匮乏等因素,这两类智能终端暂未找到完全融入消费类移动终端市场的突破口。5G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或成为它们亟需抓紧的一根“救命稻草”。

事实上,VR/AR一直承载着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技术预期。张云勇告诉记者,VR/AR在经历了几年的技术演进和行业的沉淀后,已经进入稳步爬升的复苏期。由于前期VR终端设备能力不足、网络传输速度慢、时延高等原因,只能采用本地计算,由此带来计算能力不足、分辨率不足等问题,造成了晕眩、画质不清晰、沉浸感不足、适用地点受限等行业痛点,整体行业热情随之降低。

正值5G时代来临之际,产业链中的众多企业在VR/AR内容集成、VR/AR内容平台、5G网络等领域推动视频长产业链协同发展,有效解决了4G时代的产业痛点、大幅度提升VR眼镜式终端的使用体验。

技术具备,只欠“东风”。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VR/AR眼镜式5G消费类终端的成熟落地不仅需要一整套技术的共同推动,还要考虑到该终端本身对于消费者侧的使用意义,匹配合适的应用场景,从而加速VR/AR眼镜类终端的普及。

华为公司针对消费级领域的产品探索早已开始布局,并于今年4月推出5G时代全球首款消费级VR眼镜——3Glasses X1。该款VR设备或采用“端+云”协同来实现VR设备算力的云化,大大简化设备端结构,让VR终端设备变得更轻便、图像流畅度更高、虚拟现实场景更加逼真,将用户使用体验提升到新的水平。

网联无人机能否驱动多类场景应用升级

市场上的无人机产品可大致分为消费级、军用和工业无人机三种,消费级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主要为未来云端AI自主飞行,占整个无人机市场比重仍然相对较低。

据了解,过去五年中,众多传媒企业一直在尝试无人机直播在综艺娱乐和体育直播的落地应用可行方案,但4G网络环境的带宽无法满足无人机拍摄的高清视频的传输需求,终端用户的观看体验仍然欠佳,导致无人机直播应用发展缓慢。

相比4G时代,5G网络能更好地满足无人机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一方面能深层激发各类工业级无人机应用,广泛深入垂直领域;另一方面能持续刺激消费类无人机市场。

对于消费级无人机而言,5G网络能使消费者随时随地享有大带宽,支持无人机实时传输4K高清视频;低时延将能支持远程实时操控无人机飞行;高可靠性可保障超视距长距离飞行安全;智能化的广域网联可消除测控限制,支持网格化飞行,快速采集各类数据用于智能化分析和处理。

然而,5G移动终端的应用和发展需结合产品本身特性。不像传统智能移动终端,无人机的移动和运行覆盖面积将更为广泛,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的可控性将大幅下降。孙燕飚对此抱有一定担忧,他表示随着5G、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技术深度融合,消费级无人机将无处不在,这是否会对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等造成困扰和负担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