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充电桩为什么会“两极化”呢

日期:2020-12-26 (来源:互联网)

部分驾驶电动汽车的人,在车里穿着羽绒服,哆哆嗦嗦已是家常便饭。但是,在超级快充和超大容量电池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之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将一直是整个行业的老大难问题,而充电桩作为现阶段缓解车主续航焦虑的主要手段,不仅是消费者的选择,也同样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冬季对打工者来说总是不友好的,因为他们不仅要为爬出暖暖的被窝做好心理准备,还要面对屋外刺骨的寒风,上下班也成了另一个折磨。而且此时他们不免羡慕起那些能吹着暖风开车去公司的人,但殊不知还有一部分车主即使坐在车里也同样得面对冬天的折磨。

部分驾驶电动汽车的人,在车里穿着羽绒服,哆哆嗦嗦已是家常便饭。导致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敢吹暖风的根本原因就是电池。续驶引起车主的焦虑,而开着暖风的续驶焦虑又被再次放大,使车主不得不关上暖风裹上羽绒服,继续哆嗦。

此时,缓解电动汽车BTS824R续航焦虑的充电桩成了这些车主的“救命稻草”,也让充电桩市场一片火热。

充电桩为什么会“两极化”?

使电桩市场火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充电桩已成为新时代的有力工具。对燃油车而言,加油站是必不可少的,对电动车而言,充电桩同样是刚需,随着电动车的日益普及,电动车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将不断释放。

但是,在超级快充和超大容量电池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之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将一直是整个行业的老大难问题,而充电桩作为现阶段缓解车主续航焦虑的主要手段,不仅是消费者的选择,也同样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第二,原因就是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带来的红利。我国充电桩建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加大投资力度。再加上今年国家将充电桩纳入新建基础设施的范围,更使该行业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前不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所占比重将达到25%左右,2035年,国内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并且根据国家提出的1:1车桩比例目标,充电桩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国内的充电桩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截至2020年12月,与“充电桩”相关的国内企业多达8.9万家。不但国网有国网的电动车国家队,还有特斯拉、蔚来、理想等造车势力,还有特电、南网、星电、小桔等充电桩运营商。

而且市场的火热与混乱,也将这场关于电桩的战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C端成为新的焦点

而且新阶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赛道上所有玩家都开始集中发力C端

比如北京地区的特来电就把今年的拓展重点放在了C端市场,试图挖掘更多的个人用户,星电充电则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人人电桩”,通过共享模式切入C端市场;此外,国网今年三月还启动了“寻找合伙人”活动,寻求与个人电桩、桩群用户等群体的合作。

从这些动作中不难看出,C端已逐渐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焦点,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

首先,C端联系将会更紧密,更广泛。正如拼多多网的崛起与社交有很大的关联,电动汽车车主的个人社交网络对充电桩行业同样重要。一位车主的推荐可以带来不少朋友,而且经过裂变后,还会形成庞大的用户群。

并且由于有自己的使用经验,在跟其他车主朋友“种草”时,也会更有说服力,更容易吸引新用户加入整个系统。

一.是平台能够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为了提供更好的平台服务和产品,必须重视用户的需求,但用户与平台之间的连接越多,所传递的信息的准确性就越低。而且平台直接把流量入口放在C端,也可以保证收集到的用户需求的准确性。

充电桩作为未来大交通领域的重要流量入口,本身具有强烈的互联网属性,而流量至上是互联网的核心。通过对C端的直接对接,充电桩平台可以建立一个足够大的流量池,这也是企业在增量市场中取胜的前提条件。

“流”思想背后的生态概念

在流量第一的互联网思维影响下,充电桩也开始了流量之争,但在流量思维的背后,却是充电桩企业准备打造自己的出行生态。

充电桩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孤立,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网络,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是未来大型出行生态的关键。并且这种生态系统正是充电桩企业所需要的,因为逐步完善的平台生态系统将为企业带来诸多益处。

第一,生态学有助于巩固存量。C端的社交吸引了用户,这保证了平台的增量市场,而将这些新涌入的用户留在平台上,则需要更好的服务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

不管是速度还是方便与否,甚至是收费和服务,都是消费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充电需求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需求,如电池维护、交通状况查询等,都急需解决,消费者当然希望自己的需求能一步到位,生态的作用在这里突显出来。

二.是平台生态化管理能更好地发挥管理效能。更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帮助充电桩企业更好地理解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更好地理解需求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具体地说,不同城市的交通状况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也是不一样的,而交通状况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有很大影响,自然也会影响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平台生态的精细运作准确的了解到,帮助企业在投放充电桩时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

充电桩为什么会“两极化”

将来的电动汽车数量将越来越多,日常出行也将越来越智能化,而充电桩作为未来智能出行生态的重要流量入口,在当下的扩容建设自然非常重要。但在众多玩家不断扩大的同时,整个行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目前,我国充电桩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具体地说,在一些城市中,电动汽车车主“一桩难求”的状况难以解决,而在一些地区,已投入使用的充电桩已沦为“一桩难求”,桩位附近杂草丛生,充电桩本身已完全无法使用。

这一现象的出现,表面上是由于充电桩企业对特殊情况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造成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但从更深层的角度看,问题的实质是由于充电桩企业由于赛道热而盲目扩张造成的行业混乱。

由于风口的出现,让不少企业看到了机遇,争先恐后。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已有8成以上充电桩相关企业成立不到5年,仅在2019年,新增企业就达22000多家,比2015年增加近5倍。

这就是说,业界的玩家大多还年轻,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尽管与电动汽车相比,充电桩的技术需求较低,但该行业并非不需要技术门槛,这也就要求入局者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来保证其发展的平滑。

电动车的销售在节节攀升,未来对充电桩的需求也将持续释放,但面对增长空间巨大的市场,参与其中的玩家不能再盲目扩张,更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有计划地扩张,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