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半导体设备交期延长的问题也愈演愈烈

日期:2021-4-1 (来源:互联网)

追根溯源,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产能短缺,才促使下游制造商扩大产能,大量采购设备,但半导体设备供货周期较长,短时间内订单数量激增,供应链问题频繁出现,必然会打乱生产节奏,供应不及时也在所难免;至于行业产能短缺的情况何时会有缓解,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半导体产能的逐步缓解,包括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工厂在正常生产和停工停产之间摇摆,因暴发的原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际上,随着市场前景日益明朗,半导体行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出现了缺货涨价的问题,当然,半导体设备也不例外。

半导体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长

半导体设备的交付时间早于疾病暴发初期,其物流运作受到限制,零部件短缺,生产停工等诸多因素造成了供应的暂时延误。在那个时候,市场处于萧条状态,订单趋于保守,随后市场爆发,便进入了供应短缺期。

如今,半导体设备交期延长BC338的问题也愈演愈烈,集微网一个月前就从一家封测企业了解到,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设备都非常缺乏,基本上没有设备可以幸免,原来3个月交期的设备被延为半年,而半年交的设备被延为1年。就二手设备而言,价格也在短期内大幅上涨。

追根溯源,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产能短缺,才促使下游制造商扩大产能,大量采购设备,但半导体设备供货周期较长,短时间内订单数量激增,供应链问题频繁出现,必然会打乱生产节奏,供应不及时也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设备零部件缺货,内部芯片也缺货,而芯片缺货又归咎于产能短缺,形成了缺货的循环。

至于行业产能短缺的情况何时会有缓解,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半导体产能的逐步缓解,包括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工厂在正常生产和停工停产之间摇摆,因暴发的原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另一方面,疫情使得PC、平板的销量在短期内暴涨,导致市场缺货严重,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上述部分产能得以释放,需求也将恢复正常,半导体行业将逐渐稳定下来。

另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缺货严重,缺货必然会导致价格上涨,但这次缺货并非销售端需求增加,而是从运营角度给出的预期需求。实际上,除了中国以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疫情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除了PC、平板等电子产品的实际需求大幅上升之外,大多数电子产品的实际需求也没有比以前更好,因此,当前的产能短缺是由于库存恐慌所致。

业界人士进一步指出,从目前来看,半导体市场上半年前景看好,但下半年前景不明朗。就操作而言,下半年将是一个分水岭。有一些公司的产品很好,会很畅销。但一些公司在恐慌中备货,随后可能需求下降。

促进国产设备产业循环成长是关键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国内厂商也在刻蚀机、清洗机、化学机械抛光机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虽然相对于晶圆制造设备整体10%以上的国产率而言,国产率还不到5%。

就拿试验机领域来说,国内一二线的试验机厂商采用进口设备如爱德万、泰瑞达和科利登高达9成,而国产设备一般停留在数模、模拟、分立等中低端。

根据台媒日前报道,驱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的一个原因是封测商扩大产能的谨慎态度。台媒指出,受以往面板产业景气低迷的影响,厂商对扩产态度谨慎,再加上高端测试机台成本高昂,扩产有限,需求猛增,供应明显不足,推动晶片测试价格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高测试机台价格并非造成封测厂商扩大产能谨慎、缺货的主要原因。

集微网了解到,目前包括欣邦、南茂、欣中、通富等主流驱动芯片封测厂商都在全力争取测试机台,但封装测试机台短缺的问题在行业内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设备完全依赖日本厂商提供,产能有限,而日本厂商的产能也很早就开始不足半年。

一位封测厂商高管表示,半导体行业变化很快,三个月内市场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下游厂商现在大量采购测试机台,谁也无法预料到测试机台大规模到货时的市场状况。

这位主管进一步指出,国内厂商和台湾厂商也都有研发一些测试机台,但由于IC设计厂商或面板厂商不放心等原因,层层叠叠的压力下,目前国产机台的替代率很低。

关于封测设备国产率低的问题,一位国际设备企业主管说,许多国内设备厂商现在生产的设备,其实都是90年代或2000年代国际上生产的,根本无法满足下游厂商的需求。

目前,国内将芯片国产化置于国家战略的层面,国家政策、资金都在推动,但国内设备产业发展缓慢,水准一直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欧美、日本设备厂商与半导体产业共同成长,早已占领全球高端设备市场。

尽管市场很大,但国内厂商已经使用过国际知名企业中最高端的设备,一旦国产设备进场,在市场上的应用对比,设备的差距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诚然,设备差距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下游客户需要不断使用,让国产设备不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而国内却做不到这一步。所以,国内设备厂商已经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做出了能力所及的最佳产品,但是下游厂商却没有给予国产设备成长的机会。

有的业内人士以国内设备厂商的产品为例,表示因其设备精度低,故障率过高,晃动过大,更不用说与日系、欧美系等厂商相比,与台湾厂商相比,差距很大,业内曾流传过一句话,同一产品,使用上述厂商的机台需要多加两名工人才能看清,避免出现问题。

所以对下游制造商而言,采用国产设备的风险因素较大,试错成本较高,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这其中有一对矛盾,国产设备不会一跃而上,要想让国产设备产业成长,就必须花时间和机会让它成长,如果一直不给机会,那只能在低端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