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元素

日期:2012-4-27标签: (来源:互联网)

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系统的基本元素。电子设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由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的有机集成来实现的,电子设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与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电子设备、系统还必须满足用户的另一个要求,要尽可能地降低从研制、生产、使用、维修直到寿命终了的寿命周期成本,必须在经济上是可承受的。

这里,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概念。可靠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来看一下图中的曲线。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表示。随着系统可靠性的提高(所有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由于故障率的降低,其运行维护成本将降低。但另一方面,为了获得较高的可靠性,采购成本(包括了研制和生产成本)也一定会提高。

存曲线的某一点,用于提高可靠性AD7542KPZ.html" target="_blank" title="AD7542KPZ">AD7542KPZ所花费的费用恰好与由此而节省的运行维护费用相等。这一点代表了最低总成本及其相应的可靠性。可靠性和成本之间的权衡十分重要,维修性和成本之间的权衡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设计师而言,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如何满足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修性等设计参数的要求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产品的可制造性或可生产牲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问题必须像对待设计参数那样给予同样的关注,投入同样的精力。一个电子设备(或系统),无论它多么先进,只有当它能够以一种经济的方式容易地制造或生产出来时,才有实用价值,才能满足降低寿命周期成本的要求。为此,设计师应该尽可能地采用成熟技术,而不要轻易采用那些虽然先进但尚未成熟的技术。

从事可制造性设计的工程师的职责是:必须力求找到产品的可靠性超过其最低要求的那一点,在这一点上寿命周期成本(LCC)达到最低,对不同可靠性级别的电子设备,都要这么做。可制造性需要做的工作应当在研制过程中完成,但是所做的可制造性工作是否成功只有通过元器件、模块、功能成效等一系列的质量保证试验以及随后的系统评估才能得到结论。这是一个逐步的评价过程。可能会发现某一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反复,需要补充设计或者重新设计,然后重新对成本、维修和可靠性进行试验和评价。

电子设备可制造性工程师的工作目标是:和设计师一起在不影响产品性能、可靠性及维修性的前提下为设计产品的生产确定最实用、最经济的原材料和制造方法。在电子元器件方面,不应一味地追求采用最高等级性能和质量的电子元器件。可制造性工程师必须了解各种元器件的技术特点,知道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必须了解元器件的制造工艺,知道哪些元器件制造工艺是先进的,能够使设计产品具有更好的成本一效率;也必须了解元器件的使用方法,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应用技术》作为《产品设计可制造性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目的就是为电子设备、系统的设计师和可制造性工程师提供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在满足整个系统和寿命周期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出最佳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