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新能源大势所趋,碳化硅加速“上车”

日期:2022-11-26类别:会员资讯 阅读:1030 (来源:互联网)
公司:
深圳市华雄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
李青云
手机:
18923414508
电话:
0755-89584341
传真:
0755-89584341
QQ:
2885049350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棕科云端大厦1栋B座15层

近期,三安光电拿下38亿碳化硅大单,结合此前理想和三安联手布局碳化硅的举措,可以很明显看到,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放量下,碳化硅也迎来它的新时代。


新能源汽车作为碳化硅器件件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受益于终端需求驱动,根据Yole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约10.9亿美元,其中汽车用碳化硅市场规模达6.9亿美元,占比达63%。随着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其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具体看,SiC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主要应用于主驱逆变器、OBC、DC/DC车载电源转换器和大功率DC/DC充电器领域。随着未来800V电压平台推出,在大功率,大电流条件下减少损耗、增大效率和减小器件尺寸,电机控制器的主驱逆变器将不可避免从硅基IGBT替换为SiC基MOS模块,存量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从头部主机厂的动态来看,自2018年特斯拉在Model 3上规模化使用ST的碳化硅模组以来,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下,至2020年比亚迪的汉EV、2021年蔚来的ET5/7先后开始引入碳化硅功率器件,今年包括小鹏、现代、通用及奔驰等一批汽车主机厂逐渐规划碳化硅产品的“上车”,行业迎来发黄金展期。

从整体市场布局看,目前碳化硅器件尤其是车用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主要由海外大厂掌控,包括ST(意法半导体)、Wolfspeed(科锐)、Infineon(英飞凌)、ROHM(罗姆)及ONSemi(安森美)等头部IDM厂商深耕车用市场多年,跨足上游材料长晶到加工器件等产业链各环节,与各大车企及Tier1厂商合作紧密,市场优势明显。

国产厂商方面,车用SiC功率器件供应商主要有三安光电、比亚迪半导体、斯达半导、闻泰科技及基本半导体等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为一体的IDM厂商,但由于技术积淀、起步较晚等多方面原因,其在在整体车规级市场占比较少。近年来,可以看到国内碳化硅IDM厂商也逐渐向集团式整合制造的结构发展,持续完善垂直整合布局,加大加大研发投入、扩产,不断强化竞争力。

从企业上车情况来看,ST重点以特斯拉为主,产能供不应求;Infineon通过与大众、现代及国内小鹏等车企合作,市场份额快速增长;Wolfspeed主要以上游衬底扩产为主,器件布局为辅;ROHM和ONSemi加大产业链布局,成效显著;比亚迪半导体依托母公司需求,以自用为主,发展迅速;三安光电产线逐渐建成,产品处于规模送样验证阶段;泰科天润、斯达半导体及基本半导体等受限于良率及材料方面限制,尚处于起量阶段。以上,紧缺料号的交货期则更长。

华雄集团总裁李志华曾提出,包括ST、Infineon及ROHM等碳化硅模块都已通过车规级认证,产品逐渐走向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反观国内,主要量产应用的产品仍以碳化硅二极管为主,车规级碳化硅MOSFET、IGBT等估计到明年才能实现小批量量产,大规模上量有待观察。

华雄集团相关负责人曾提到,在碳化硅器件方面,国产碳化硅二极管基本上水平和国外差距不大,但碳化硅MOSFET国内外差距还是有至少1-2代的差距;可靠性方面,国内厂家需要在推广市场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相关经验;产业链方面,国外厂家针对碳化硅的材料优势,相关匹配的产业链都做了对应的优化设计,使之能更加契合的体现碳化硅的材料优势。总的来看,国内该领域仍处于后发追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