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芯片玩家们正在疯狂扩张他们的产品线
发布日期:2021-05-18
在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由于对相机功能的需求,CMOS图像传感器(CIS)的制造商成了手机发展进程中的明星。与此同时,由于汇顶公司在开发光屏下指纹技术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可与CIS相通的技术,所以可以开发CIS,也可以巩固其在手机芯片市场的地位。
自从智能手机问世,市场上已经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手机芯片的多元化给半导体行业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新高潮,同时也带动了一些芯片设计企业的成长。
在经历了一轮的手机设计芯片争夺战之后,BAT54T1这其中的一些厂商已经初具规模。如今,这部分手机芯片厂商又有了新动作。这些举措包括汇顶科技早前宣布,拟投资1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投资建设西部研发生态总部项目,开展CMOS图像传感、音频软件解决方案和低功耗蓝牙等相关领域的研发业务。
这说明手机芯片玩家们正在疯狂扩张他们的产品线
移动CIS争霸
CMOS图像传感器(CIS)可以应用在手机,汽车,工业和消费等领域,而手机是CIS最大的最终用户市场。在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由于对相机功能的需求,CMOS图像传感器(CIS)的制造商成了手机发展进程中的明星。同时,作为最具潜力的手机市场之一,也是国内少数几家芯片制造商看上了CIS的发展。
Gerk微是国内较早开发手机CIS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并于2007年进入该领域。在中国手机市场快速增长的2014年,中国公司CIS芯片的出货量达到9.4亿片。通过多年的布局,其CIS已赢得了市场青睐。
除格科微外,在移动电话向多摄像领域发展的过程中,韦尔股份也开始寻求向CIS领域发展,收购是他们进军该市场的一种方式。2018年,韦尔股份先后收购豪威和思比科两家公司。豪威科技是全球第三大手机CIS供应商,在被收购之前,豪威科技已在手机CIS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与豪威科技相比,韦尔股份收购的另一家CIS公司——思比科公司则更加关注成本低、性价比高的产品。通过这种布局,韦尔股份的移动CIS业务在全球市场上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尽管手机CIS市场上已经有了这样的大厂商,但是这个市场的发展还没有饱和,所以,有一些新的玩家想要加入到手机CIS的竞争中来。思特威是去年加入这条赛道的,汇顶科技是今年加入这条赛道的新玩家。
根据其开发经验,汇顶是手机指纹芯片的领头羊。但是在手机指纹芯片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情况下,传统电容触控芯片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光学屏指纹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这样的话,就可以情理上扩大到更多的领域了。与此同时,由于汇顶公司在开发光屏下指纹技术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可与CIS相通的技术,所以可以开发CIS,也可以巩固其在手机芯片市场的地位。
而且,思特威原本是专注于CIS领域的供应商,而手机是目前CIS市场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它们向这一领域的发展,使它们在CIS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位置。此外,思特威去年获得了大基金第二期和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的投资,据相关报道称,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扩大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在思特威的行动中,这笔钱或将支持他们在汽车和手机领域的扩张。手机领域的进展速度略快于汽车对芯片需求的复杂程度,思特威在去年底发布了一系列手机CIS产品。就另一方面而言,思特威在新领域的突破或许也可以对产业基金产生反作用(不仅是长江小米,而且哈勃华为也投资了他),从而推动自己企业的发展。
随着国内芯片设计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手机CIS的竞争,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那些在手机CIS市场占有一定优势的公司,正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以使它们在与国际巨头竞争中保持优势。其次,对于新玩家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打造有特色的手机CIS,以差异化的性能赢得市场的青睐——思特威这次推出的产品,正是将其多年在安防领域的优势夜视成像技术赋能于手机影像应用。
此外,这些CIS玩家都在尝试建立自己的生产线,因为CIS的生产属于特殊的工艺,所以拥有自己的生产线,能更好的发挥产品的优势。特别是在芯片产能紧张的情况下,拥有自己的生产线更有助于保证自己的供应(供应能力也是竞争力的体现)。
移动指纹芯片市场的纷争
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汇顶作为“先富”的一批企业,正朝着更大的领域发展,以抢占手机未来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他们所拥有的市场也被其他厂商所觊觎。作为汇顶的领头羊,移动指纹芯片市场同样吸引了其他玩家的垂涎。
正当汇顶试图扩大到韦尔股份所熟悉的CIS领域时,韦尔股份正试图占领汇顶所拥有的市场。今年4月,韦尔股份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Synaptics亚洲TDDI业务,以扩大该公司在手机领域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TDDI,也就是集成显示驱动IC和触控IC的集成芯片,这一技术在近几年逐渐成为移动终端触控显示的主流技术,华为、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都采用了这一技术。通过此次收购,韦尔股份可以扩大公司在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产品布局,实现公司在各个产品领域的协同发展。
此外,兆易创新也在研发指纹识别芯片。因此,兆易创新将于2019年收购思立微,开始布局指纹IC领域。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思立微继进入屏下指纹产业链、向手机大厂供应产品后,2018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3月,思立微屏下光学指纹芯片实现了大规模量产,成为除汇顶科技之外,国内唯一一家可量产的光学指纹芯片供应商。并且通过此次收购,兆易创新也将为手机市场带来新的动力。
此外,从今年开始,市场上就有消息称,苹果最新款iPhone将采用FaceID功能和基于屏下指纹识别的TouchID。随着苹果TouchID的回归,或许还会给这些指纹芯片厂商,特别是那些在屏幕下工作的光学指纹芯片厂商带来新的活力。
其它方面的扩展
假如CIS和指纹芯片都能从手机的新功能中获益的话。于是,在手机向5G发展的过程中,手机射频芯片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据华西证券调查报告显示,国产RF芯片厂商已从相对成熟的分立RF芯片开始,在5G手机广泛普及前的窗口期,正逐步实现中低档机型RF前端的进口替代,同时积累模块能力,逐步向全品类供应。
针对这一趋势,卓胜微在去年五月公布了30亿元的增资计划,其中包括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国产RF前端芯片水平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以及5G通信基站RF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
除卓胜微外,闻泰科技也在手机行业耕耘多年。不像其它芯片设计企业,闻泰科技最早是以国内最早的ODM厂商的身份进军手机领域。随着国内手机ODM厂商逐渐从高速发展中走出,闻泰开始寻求转型。由于中美贸易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移动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安世半导体成为了国内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市场上期望的首选供应商,因此闻泰科技于2018年收购了安世半导体。
市场的疯狂扩张背后
以上就是国内手机芯片玩家的动向,争夺未来热销产品的竞争已经打响。与之相关的芯片设计公司也加入到疯狂扩张产品线的行列中。也许在他们大力扩大产品线的背后,有几个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在苹果的领导下,越来越多的手机芯片问世,作为最有潜力的手机市场之一,中国对同类芯片的需求很大。对新蓝海而言,在手机市场有积淀的厂商更愿意参与新市场的竞争。与此同时,在集成化的趋势下,这些厂商的产品可能再次出现交叉,这将导致手机芯片厂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或许市场经历了新一轮的变化,也可能出现一些整合与合并。此外,整体方案可能更容易得到终端厂商的青睐,这也将有助于他们扩大在手机市场上的地位。
二是国内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并不小,但仍不具备与苹果等头部手机厂商相媲美的芯片研发能力,这给手机芯片厂商提供了发展机遇。
另外,受益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手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桥梁,将来使用在手机上的产品或者可以应用到其他场景中,从而带来更大的利润。这个点,在很多手机芯片厂商身上都有体现,从手机到物联网,再到汽车市场,或许可以长期推动这些厂商的发展。
总而言之,纵观整个手机市场,国内的手机芯片厂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混战期,扩大产品种类,或将助长他们争夺更多手机市场。而且,在国内手机芯片市场尘埃落定后,这些厂商间的合并和收购或许也能促进一些巨头的诞生,并与国际巨头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