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元代青花瓷的电子探针分析

日期:2012-5-8 (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元代青花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元早期和中期的可供科学研究贫析的样品非常珍稀难得。在元代青花瓷的研究中,确定青花色料的产地非常重要。青花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钴元素,而自然界中的钴往往和锰、铁、铜、砷、镍共生,产地不同其共生矿物的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根据这些差别可以大体确定钴矿的产地。但是,以往的研究大都是选用带色料的釉层进行化学分析,然后再经过与纯釉分析的成分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得到Fe203、C00和Mn0平均含量,再进行推算获得Fe203/C00和MnO/C00的比值,以确定青花色料的种类和来源。本研究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分析对象为元大都遗址上发掘的落马桥窑址发现的4片景德镇元代后期装饰用青花瓷残片,以及元大都遗址上发掘的湖田窑发现的1片青花瓷残片。

将这几片残片断面进行抛光后采用能谱仪进行定量分析,所得结果。从青花瓷残片胎的分析结果可知,这几片残片Al203含量在19%~21%的范围内。可以推测,在元代后期已经开始使用高岭土掺入瓷胎中提高胎的可成型性和可烧结性,并适当地提高了烧成温度;釉中Ca0的含量约为10%左右,属于灰釉。

由于瓷石引进的钾钙含量MC74VHC32DR2.html" target="_blank" title="MC74VHC32DR2">MC74VHC32DR2约为5%~6%,因此必然通过外加石灰才能达到10%左右的含钙量。

LMQ-2瓷片胎釉交界处色料颗粒附近的能谱线扫描和能谱定量分析结果。从图中可知,LMQ-2样品中的色料使用了低铁、高镍、高铜、高钴、高砷的钴矿为原料,同时发现在该样品中还存在一些颗粒的氧含量很低,仅为7%左右。以上结果充分证明:LMQ-2样品中的钴矿色料原料是非氧化物的钴矿,可能是砷化物的钴矿。样品中残余的缺氧颗粒是由于砷化物钴矿在青花瓷的烧成过程中仅部分钴离子被氧化形成着色效果,部分色料颗粒仍然处于原矿的砷化物状态所致。

落马桥窑的4片青花瓷残片的青花着色均呈浅灰蓝色。众所周知,青花料中的钴、铁和锰元素都是着色元素,青花的色调是这三种元素的共同着色。导致落马桥窑的青花瓷呈这种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于:青花色料中所含的高铁或者高镍、高铜等氧化着色后影响了钴的着色色调而使其色调由蓝色变为浅灰色。因此,如果不通过电子探针的仔细分析,单纯从青花的外表色调判断,很有可能大多数人会误认为是采用含高锰的国产钴土矿着色导致的。实际上,这几个青花瓷很有可能是采用低锰、高砷的进口着色料调色所烧制的。

湖田窑青花瓷使用的色料为低铁、高砷钴矿。这与大部分元大都青花瓷片所用色料几乎相接近,从矿物类型上看应属于同一类不含锰的钴矿色料。

综上所述,由几种元代青花瓷残片的色料分析可以看出,景德镇元代后期装饰青花瓷釉所使用的色料并非来自一个矿源,但是在落马桥窑和湖田窑主要使用的着色矿源为低锰、高砷的钻矿,而非通常的高锰、无砷的钴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