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光栅检测定位系统

日期:2012-5-25 (来源:互联网)

光栅检测定位系统由光栅、光栅读数头及电子系统组成。

1.光栅由很多规则的、密集排列的、明暗相间线纹所构成的遮光或反光栅栏,称为光栅。

利用光栅作为测量基准元件,可设计和制造出各种精密的光栅测量仪器,用于测量位移、角度、速度、加速度、爬行以及精密机床、电子精密机械设备的精密定位和自动对准等许多方面。

在精密测量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光栅是玻璃透射式直线光栅,如图9 - 29所示,它是在一块透明的平整玻璃上,制作一系列彼此平行且间隔相等的直线而成。

直线光栅的主要参数有刻线宽度口;刻线之间缝隙宽度6;栅距W,且W =a+b,通常使以等子6或略有偏差。常用的光栅刻线有10线/mm、25线/mm、50线/mm、100线/mm、200线/mm等多种。

除直线光栅外,还有圆光栅,主要用于角度的精密测量。

2.光栅检测原理如图9 - 30所示,如果将栅距相等的两块光栅(一块称为标尺光栅,另一块称为指示光栅)相互保持一定间隔而重叠在一起,并使两块光栅线条交叉成一个很小的角度日,则在口角平分线垂直的方向上,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宽度较大的亮带和暗带交替的干涉条纹,称为莫尔条纹。

莫尔条纹具有下列特性:

(1)位移放大作用由图9- 30可见,由光栅形成的两相邻莫尔条纹之间的垂直距离B( mm),即莫尔条纹宽度,比栅距W (mm)大得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图中几何关系求得:

B=W/2sin(θ/2) (9 -1)由于口角很小,则sin詈≈号(rad),所以B≈w/θ (9 -2)从式(9 -2)可看出,改变交角曰,可使B随之变化,当交角臼很小时,B值可以很大。

这就表明,这种计量光栅系统,通过莫尔条纹的形成,起到了光学放大器的作用,其放大倍数为K=B/W≈1/θ (9 -3)实际的光栅系统中,一般的口角都很小,因此莫尔条纹的放大倍数K值就很大。例如,当0=2。时,K=172。所以,当一块光栅相对于另一块光栅做微小的位移(例如正好移动一个栅距W),则莫尔条纹将移动一个等于栅距K倍的距离。正是莫尔条纹的这种放大特性,被广泛地用来实现精密测量或精密定位。

(2)莫尔条纹的运动与光栅运动具有对应关系。当两块光栅中的一块沿着垂直于刻线方向移动时,莫尔条纹就沿着两刻线间夹角口的平分线方向移动。动光栅移过一个栅距W,莫尔条纹就移过一个条纹间距B。光栅反向移动,莫尔条纹也反向移动。由此可知,通过某一固定检测点的光栅线条数与通过该点的莫尔条纹数相同。显然,通过该点的莫尔条纹数n和光栅栅距W的乘积,就是动光栅的位移量L,即L=nW (9-4)由于莫尔条纹的间距B比光栅的栅距W大得多,所以很容易检测到通过某基准点的奠尔条纹数。

对莫尔条纹昀检测,可用图9 - 31所示的方法,对光栅上某一小块面积(可用缝隙M来表示)来说,条纹的运动呈现为这块面积上亮度的周期性变化。若让光电管V对着这块面积,当莫尔条纹移动时,就能将周期性变化的光信号转换成周期性变化的电信号,即每通过一个莫尔条纹,就输出一个近似为正弦波的电信号。若对周期性的电信号进行计数,就可实现对光栅位移量的检测。

但是,上述的检测方法不能辨别动光栅Gi的移动方向。当光栅需要做正向或反向移动时,就不能检测光栅的实际位移量。为了能够辨别方向,可按图9 - 32(a)所示,设置两个中心距离为B/4的缝隙Mi和M2。这样,当光栅G1移动时,莫尔条纹通过缝隙Mi和M2的时间一前一后,因而相应的两个光电管Vl和V2所输出的电信号波形虽然相同,均为正弦波,但是相位不同,两者相差1/4周期(即2π/4)。图9- 32(b)所示为光栅Gi向右移动时,莫尔条纹向上移动,这时V2信号比Vl信号的相位超前1/4周期。图9 - 32(c)所示为光栅G1向左移动时,莫尔条纹向下移动,V2信号比Vl的相位滞后1/4周期。

在实际的光栅检测系统中,两个信号中的一个可作为参考信号,从另一信号是超前还是滞后,就可判别光栅移动的方向。

(3)平均光栅误差作用。由于莫尔条纹由光栅的许多刻线共同形成,所以光电接收元件接收到的信号,是整个刻线区域的综合信号,虽然光栅栅距有误差,但这种综合信号的效果可对各栅距误差起平均作用,从而使得采用光栅测量的精度比光栅本身的精度还高。

根据偶然误差规律,假定光栅的任一单个栅距误差为艿,且光电接收元件所覆盖的光栅线条个数为N,则综合栅距误差可以近似地用下式计算:

△=±δ/√N (9 -5)

例如,对于50线/mm的光栅,假设单线误差为a=i y.m,若用10×1Omm^2的光电池作为接收元件,则N=10×50=500(条线),由上式可求出综合栅距误差:

△=±1√500=士0.04(μm)

由此说明,由于莫尔条纹对误差的平均作用,使得平均误差减小了20多倍。

(4)可采用倍频技术提高测量精度。由于莫尔条纹的光强变化近似为正弦周期变化,因此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便于数字化进行自动计数。并且便于将电信号作进一步细分,即采用“倍频”技术,将计数单位变成一个比光栅周期W更小的单位,例如Wl4或W/10记一个数,这样可以提高测量或定位精度。

3.光栅读数头光栅读数头是光栅与电子系统连接的部件,常用的透射式读数头结构如图9 - 33所示。

光源通过准直透镜垂直照射到光栅上,然后由光电元件接收。光电元件常采用四片组合式硅光电池,使莫尔条纹的宽度B等于四片硅光电池宽度之和,因此每个硅光电池接收到1/4个莫尔条纹宽度的光信号。

经过硅光电池的转换,可以获得4个相位差为1/4周期的正弦波电信号,即Asinωt、AcoScωt、-Asinωt和- ACOSωt,提供给光栅信号计数和辨向电路进行测量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