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中国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为医疗机器人市场孕育了成长空间

发布日期:2021-05-14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我国已形成了以医院、BAW56WT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医疗机器人在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推动了医疗机器人这个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底,全国有医疗卫生机构102.3万个,比2005年增加1.53%。它包括医院35000家,公立医院12000家,私营医院240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1万家,其中乡镇卫生院36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84家,门诊部(所)29.0万家,村卫生室61.0万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000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4家,卫生监督所2736家。

2012年至2020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的数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6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分别为408万人和408万人,比2010年增加5.51%。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还比较不足,质量有待提高。据经合组织OECD(经合组织)统计,各国每千人口医生的平均人数为3.4人,平均人数为3.1人。到2019年,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只有2.76名,德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则超过4名。尽管我国每千人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逐年增加,但总体而言,每千人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仍然偏低。总体上,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和质量低下的问题仍然突出。

随着我国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者群体对医疗保健的关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国内对于医疗服务升级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目前国内医疗资源短缺,质量不高,出现的医疗机器人可以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缓解当前中国医疗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人才缺口巨大,居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普及医疗机器人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换而言之,中国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为医疗机器人市场孕育了成长空间。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2亿美元,同比增长34.8%。到2020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6亿美元。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