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评论:戴尔转型 路在何方?

日期:2013-1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王沛霖 李奕

戴尔(13.84, 0.00, 0.00%)转型之战进入关键时刻。

私有化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但至少迈克尔·戴尔不用再看资本市场的冷脸。

如何让四大业务在新方向上协同并进?

并购发展的策略能否延续?

非上市公司如何赢得公众和企业级客户的信任?

一个个新问题摆在面前,

戴尔重生之路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

9月12日恐怕是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近期睡得最踏实的一个晚上,久拖未决的戴尔私有化终于尘埃落定,他再也不用担心谁会斜刺里杀出来阻挠这桩交易了。在当天的会议中,股东批准了戴尔的私有化交易。迈克尔·戴尔联手银湖基金(SILVER Lake)以249亿美元的代价重新掌控了戴尔公司。

如果说2009年11月戴尔收购IT服务厂商佩罗系统,开始吹响从硬件设备制造商向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号角,那么此次私有化成功无疑将是戴尔转型之旅的重要里程碑。不受羁绊的戴尔能否就此获得重生?

在近期举办的戴尔高峰论坛上,我们感受到了戴尔转型的坚强决心。

一份财报的不同读法

股东只看到持续下滑的财报,才不管其中有没有与企业转型相关的亮点。

8月底,戴尔刚刚发布的2013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戴尔本季度营业收入为145亿美元,同比下降8%;按照GAAP公用会计准则,第二季度的运营收益为9.01亿美元,同比下降21%;净收益为7.32亿美元,同比下降18%;每股收益为0.42美元,同比下降13%。这几个指标在前两个季度的累计值同比也都是下降的。

面对这份财报,迈克尔·戴尔解释说:“我们正在对业务进行转型,这不能仅体现在一个季度或是一个财年,而是长期传递具有差异化的客户价值。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晰,我们正在构建一套领先的解决方案组合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目标。”

如果一个私人企业持续盈利,即便因为各种原因,各季度盈利的多少有所起伏,只要老板认为正常,就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但是,作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戴尔交出的这样一份成绩单,恐怕没有哪个股东会感到满意,也没人能接受迈克尔·戴尔的这番说辞,更何况这种主要指标的负增长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戴尔财报中的亮点也的确不少:企业解决方案和服务营收同比增长6%,达4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4%,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毛利润。该业务的收入已经接近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服务器和网络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存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服务营收同比增长3%,达到21亿美元。

这些业务的增长虽然无法弥补PC和移动业务的的下降给戴尔财报带来的巨大缺口,但这些变化显然是符合戴尔转型的大方向的,也是迈克尔·戴尔非常看重的。这些数字在其他股东们眼中似乎可有可无,因为他们更看重财报中主要数据的升降,更看重戴尔股价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财富,他们可没有耐心等待戴尔完成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的长期转型。

私有化将是转折点

重新夺回企业发展的主控权,这下迈克尔·戴尔可以心无旁骛地坚持转型了。

正是为了摆脱资本市场对戴尔转型的束缚,迈克尔·戴尔于2012年8 月正式提出私有化计划,并确定与银湖联手。

银湖是一家管理着超过130亿美元资金的私募基金,曾经于2007年与另一家私募基金TPG Capital(德克萨斯太平洋)以82亿美元,打败了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北电网络,完成了对Avaya的私有化收购。两年后,北电网络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各大主营业务相继被拍卖。2009年9月11日,北电网络的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最终被已经退市的Avaya以9亿美元收购。当年的被并购对象逆袭,成为买家。在中国,银湖曾经于2010年3月25日为展讯(30.41, 0.00, 0.00%)的股东,同年7月30日,收购了分众传媒旗下的好耶网络控股有限公司的多数股权。

对于戴尔的私有化,联想和惠普(20.93, -0.33, -1.55%)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联想因为抓住移动互联终端兴起的商机,已经在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内的PC+领域初战告捷,成为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联想的声明延续了其一贯的严谨措辞:“我们的一些传统竞争者在财务方面的举动不会对公司前景产生重大影响。”而惠普则直截了当地表示:“戴尔会面临长时间的不确定性和转型期,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利的。由于背负大量债务,戴尔投资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将十分有限。我们认为戴尔的客户会积极探索其他选择,惠普打算好好把握这一机遇。”

8月27日,戴尔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令人惊讶的是,在距离戴尔私有化投票只有十多天的时候,迈克尔·戴尔居然带着负责各业务线的几乎全部高管现身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有意避开了私有化的话题,但在场的记者都能看得出来,对于此次戴尔私有化,迈克尔·戴尔已经成竹在胸。预计戴尔公司将在2014年11月1日前完成私有化程序并退市,以后迈克尔·戴尔不必再理会别人对戴尔业绩的质疑,他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地坚持转型。

尽管有人质疑,私有化后的戴尔将变成一家不透明的企业,这对其服务企业级客户是非常不利的。看不到财报,这些客户如何相信戴尔有能力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但是,迈克尔·戴尔是把企业当作自己命根子的创始人,对这些困难的忌惮与重新让企业获得重生带来的极大满足感相比,显然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Avaya这样私有化退市后再获成功的案例。

戴尔转型 路在何方?

不会放弃终端业务

在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中,PC业务仍有价值。

曾经的PC霸主赖以生存的根基已经发生变化。2012年全球PC市场首次出现下滑,除联想和华硕之外,惠普、戴尔等其他PC巨头的PC出货量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负增长。

面对“未来向何处去”的难题,各大IT巨头已经未雨绸缪地做出了各自的选择。“在全球IT 3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有0.25万亿美元是消费级市场,有2.75万亿美元是政府和企业级市场。虽然戴尔同时参与这两个市场,但是显而易见,2.7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更大。” 迈克尔·戴尔不止一次如此解释戴尔为什么要放弃多元化战略而聚焦企业级市场。五六年来,戴尔已经收购了20多家企业,以增强自身在软件、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有人认为戴尔的转型是在效仿IBM(182.01, -2.09, -1.14%)的向软件转型,其实两者有很大区别。IBM为了彻底转型,不惜放弃赖以起家的PC业务,而在戴尔的转型路线图中,现有的终端产品还将在其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有分析认为,戴尔通过软件、服务来锁定客户,在获取更丰厚利润回报的同时,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帮助戴尔硬件产品的销售。这里所说的硬件产品,既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企业级产品,也包括PC、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

目前,戴尔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终端用户计算、企业解决方案、软件和服务等四大业务部门的组织架构调整。毫无疑问,要想转型成功,戴尔必须继续加强“软”实力,不断增加在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咨询服务等业务领域的自有产品。

除了14亿美元收购存储厂商EqualLogic、39亿美元收购IT服务供应商佩罗系统公司、24亿美元收购企业管理软件制造商Quest SOFTWARE以外,戴尔还有很多没有宣布收购金额的交易,如收购云计算解决方案厂商Boomi、虚拟化存储厂商Compellent、安全服务厂商Secure works、网络设备公司Force 10 NETWORKS等公司。私有化之后的戴尔还能继续执行并购成长的策略吗?

业界普遍认为,私有化之后的戴尔有更大的自由度去购买任何自己转型需要的企业和产品,但也有观点认为,私有化后的戴尔很难有更多资金支持后续的并购行为。戴尔之前的并购,其基础是超过百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而私有化之后,戴尔将背上超过百亿美元的债务。定期还款、支付利息将不可避免地让戴尔用于收购的资金捉襟见肘。也许,这也是戴尔必须保留终端产品,包括面向消费市场的PC、笔记本电脑的另一个理由。

在客户维度上,戴尔一贯强调由不同的专业团队根据消费类客户、中小企业、公共事业、大型企业等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现在,戴尔在此基础上,开始同时强调和构建各产品领域的专业化能力。比如在基础架构产品线上,戴尔以PowerEdge服务器、EquaILogic、Compellent、PowerVault等存储系统、PowerConnect、Force10等网络产品为用户搭建安全、稳定的基础平台,并开发出多项创新的基础架构融合产品;在软件产品线上,戴尔以2012年7月收购的Quest为依托,帮助客户实现对数据中心、云计算、移动办公、安全和数据等方面的系统管理。

戴尔转型 路在何方?

渠道转型 基因不变

从直接销售到渠道与直销并存,戴尔不变的是对客户需求的关注和把握。

虽然戴尔早已在赖以成名的直接销售模式基础上,增加了渠道销售模式,但戴尔一切围绕客户的基因并没有改变。

“戴尔GCC(全球商业合作伙伴事业部)在亚太区已经连续6个季度实现了强力增长,我们负责的服务器销量始终占据中国第一的位置。上个季度,戴尔GCC亚太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中国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9%。”说起戴尔GCC的成绩,戴尔全球副总裁、全球商用合作伙伴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李国庆充满自信。

他认为,戴尔GCC的良好业绩,对戴尔正在进行的向端到端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戴尔在亚太区已经拥有了1.6万个商用渠道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数量还在以每月500家的速度增长。戴尔GCC已经累计对合作伙伴提供了超过11万场培训。目前,戴尔GCC在中国区拥有170人的团队。6年前,戴尔开始进行渠道转型,此后设立了GCC部门,并在美国市场进行尝试,取得一定经验后,将这种模式扩展到欧洲和亚太地区。

对于亚太市场,GCC目前的主要工作还是打基础。李国庆介绍说,近一两年,戴尔GCC一直在强化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以最简单的方式与渠道合作伙伴进行沟通,通过实施合作伙伴计划(Partner Direct),吸收更多的合作伙伴加盟戴尔渠道体系,并通过产品或者项目开始进行实质性合作,并逐步推进双方的合作。对于美国每个合作伙伴而言,戴尔GCC只有一个唯一的接口,负责戴尔内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资源协调。第二,对那些各方面能力比较强的合作伙伴,戴尔GCC通过免费培训的方式让他们尽快熟悉戴尔的产品、服务和技术,让更多的戴尔产品应用到它们自己的解决方案中。第三,整合近年来收购的20多家公司,将他们的产品融入到戴尔体系中,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让这些公司原有的合作伙伴接触更多的戴尔其他产品,扩大销售机会。

对于戴尔因为转型而新设立的四大产品部门,李国庆表示,这样的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其实对用户和渠道商而言都没有什么影响。“产品分类更清晰了,各个部门的人可以了解各自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样,对前端渠道商和最终客户的支持也会更有效率。”

戴尔中国区公共事业及大型企业事业部总经理李慧也强调,不管戴尔内部组织架构如何调整,戴尔关注市场、关注客户的基因没有变。她认为,现在的客户需要的不仅是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架构,更有业务智能、数据智能等需求,戴尔必须注重整合软件服务,才能满足这些大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如何整合已收购公司的原有渠道,让它们发挥更大价值,也是戴尔GCC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保留这些渠道商,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也帮助他们扩展新的戴尔产品线。”李国庆举例说,比如Quest的代理商原来只卖软件,但通过多次交流和培训,发现他们的很多客户也可以接受戴尔的服务器产品。

企业级:戴尔转型主战场

“我已经不再是一个PC厂商”,这是戴尔在转型之路上不止一次释放出的明确信号。从前端PC业务的一枝独秀到后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全线覆盖,可以看出,企业级市场正是戴尔转型的核心方向,其重要性无出其右。

实际上,戴尔向“端到端解决方案供应商”迈进的转型大幕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拉开。过去几年中,戴尔收购了多家企业级产品供应商,快速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架构。在存储领域,迈克尔·戴尔与EMC“十年联姻”的结束,正是其连续收购EqualLogic和Compellent两大存储厂商的结果。在网络领域,戴尔于2011年收购了Force10 Networks ,它在数据中心基础架构领域的“融合野心”昭然若揭。目前,戴尔已经通过收购陆续补齐了网络、安全等产品,拥有了颇具规模的、完整的企业级产品线。在2013年戴尔高峰论坛上,戴尔本人刚一登台就表示:“戴尔要用一流的水准应对竞争。”在企业级战略上,戴尔强调需要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结合硬件、软件和服务打造端到端的生态系统。

戴尔转型 路在何方?

“开放式融合”简化IT

在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部总裁马吕斯·哈斯看来,戴尔企业级战略的核心诉求是帮助客户大幅度地简化IT部署,并以极高的效率满足业务规模所需,更好地创造价值。“客户采纳解决方案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优化工作负载,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连接方式,在此基础上为部署融合基础架构做好铺垫。” 马吕斯·哈斯表示,“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会锁定客户,这不是客户需要的。戴尔没有什么历史负担,我们需要开放行业标准和创新,专注客户痛点并予以解决,不仅适用戴尔和异构的环境,而且不会带来投资方向的矛盾。这是我们与竞争对手相比主要的差异所在。”

戴尔所坚持的“开放式融合”战略在其产品设计思路上得到了体现,马吕斯·哈斯表示,戴尔是通过提供核心的、极其重要的模块化的组件来帮助客户搭建各自的基础架构的,这些模块化组件是基于标准化的,甚至有许多构建模块是即插即用的。

三款企业级新品

在2013年戴尔高峰论坛上,戴尔为中国市场带来了三款企业级新品,包括具备最高密度服务器和最高吞吐量的开放机架解决方案,具有高性能、高扩展、密度优化的S6000交换机,以及面向中国小型办公室和家庭应用的PowerEdge T20服务器。

值得一提的是,开放机架解决方案是戴尔公司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一款解决方案。它采用了整体的数据中心架构方式,在继续坚持戴尔倡导的标准化模块之上进行了设计的革新,为提高数据中心效率提供了新的选择。据了解,戴尔目前已经与腾讯(425.4, 8.20, 1.97%, 实时行情)百度(157.54, -1.46, -0.92%)等互联网大厂展开合作,推广开放机架解决方案。

基础设施的变更促使数据中心快速变化,虚拟机不断增加而物理设备不断减少,使得数据中心网络因虚拟化的原因而变得更加复杂。另外,数据中心东西向网络流量的特点意味着更多物理设备的整合,需要更加有效、优化的交付模式。“戴尔网络是最先提出分布式核心架构的企业,这种做法使得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性能,同时也能够降低延迟性、功耗,减少物理空间。S6000就是这一理念下的最新产品,它是一个完全虚拟意义上的架顶式交换机。”戴尔公司副总裁兼戴尔网络业务总经理汤姆·伯恩斯表示:“面对新型数据中心的挑战,戴尔希望客户和合作伙伴拥有融合网络方案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技术的能力,以简化、加速基础架构。”

服务:全业务转型黏合剂

在戴尔转型的过程中,戴尔服务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戴尔服务的年收入已经超过80亿美元。与其他产品线类似,戴尔服务也是通过收购佩罗系统、毕博中国之后,增强了其咨询服务业务。现在,戴尔服务已经可以提供端到端生命周期服务,包括设计与优化、实施和部署、保护、管理和支持等。

站在客户角度看问题

目前,戴尔服务包括四个事业部:基础架构实施和支持、基础设施和云计算、IT运维外包以及目前尚未在中国落地的安全事业部。“戴尔服务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对戴尔的全线产品提供支持,并且能为企业的IT变革创新提供服务,与客户一同成长。” 戴尔服务总裁苏雷什·维斯瓦尼表示,“戴尔服务的立场是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IT架构,帮助客户实现变革,比如,现在可利用更低成本、更开放的平台迁移至云端。”

戴尔服务的一个经典案例是TAGAL。TAGAL是蒂森克虏伯公司与鞍钢集团在中国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生产高品质的热镀锌产品,市场竞争环境非常激烈。戴尔与蒂森克虏伯公司合作,为其合资公司TAGAL提供为期五年的全面基础架构及运维服务。戴尔为TAGAL提供SAP(71.47, -1.97, -2.68%)及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的迁移服务及技术支持服务,负责将该公司原有的SAP系统由HP-UX环境下迁移至 Dell Windows环境,提供全套硬件设备和高度定制化的服务。另外,TAGAL公司系统运维服务也将完全交由戴尔负责,包括终端用户支持(服务台以及驻场桌面支持)、基础架构支持(服务器、网络、存储、备份、安全、数据库以及邮件系统等的运维服务,远程加驻场),以及SAP BASIS支持(远程运维及故障排除)。

IT服务全面化

在IT服务市场,戴尔服务对自身的定位已经和三四年前有所不同。“戴尔服务对戴尔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供应商’战略非常重要,” 苏雷什·维斯瓦尼表示,“过去的戴尔服务更多专注于部署与支持,在并购了佩罗系统之后,戴尔服务在基础架构、管理及外包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在应用及业务流程外包方面也得到很大增强。凭借戴尔原有的技术,以及佩罗系统带来的基础架构管理、基础架构外包、应用开发以及业务流程外包等内容,戴尔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全面的IT服务提供商。”

“亚太地区对于戴尔服务客户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全球超过50%的员工在亚太地区为客户提供服务。戴尔服务覆盖了亚太地区18个国家,仅在中国市场,戴尔服务就拥有超过1100名技术人员。在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应用现代化服务、社交媒体解决方案、移动应用以及数据业务分析服务等方面,戴尔服务也在不断将自身行业专长与最前沿的应用创新相结合。” 苏雷什·维斯瓦尼告诉记者。

终端:仍然存在增长潜力

就整个IT产业而言,传统PC的风光不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以PC业务和直销模式奠定行业地位的戴尔而言,其商用终端的产品设计和创新思路也必须与时俱进。戴尔全球运营与最终用户计算解决方案部门执行总裁杰夫瑞·克拉克明确表示,戴尔对PC行业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目前PC行业的确是在走下坡,但仍然存在增长潜力。

戴尔转型 路在何方?

强调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PC行业出现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用户的使用方式正在出现变化。杰夫瑞·克拉克认为,用户对于PC尺寸大小的喜好,将会决定PC行业未来的发展,这也是戴尔重点推出XPS 12、XPS 10以及Latitude 10等产品的原因。“它们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也可以作为‘二合一’产品,即同时具备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功能。戴尔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他们的电脑既能够具备平板电脑的功能,同时也能够游刃自如地过渡到笔记本电脑的模式。” 杰夫瑞·克拉克表示。

IDC一份针对中国企业展开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中国企业曾经遭受过安全事件,90%的中国企业担心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中会出现一次数据泄露的事件,93%担心现在就会出现。戴尔终端用户计算业务部门执行董事彼得·马尔斯认为,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难题也是全球其他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比如很多客户都会提到如何进一步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如何进一步实现设备更加便捷地部署和管理,并且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戴尔的策略是,无论是传统的笔记本电脑还是平板电脑,戴尔都提供‘二合一’的选项,并且提供统一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应用体验。同时,戴尔也会面向不同市场推出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适应BYOD环境需要

IT部署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已经是所有用户和厂商的共识, BYOD是企业商用终端环境的一个重要趋势。戴尔商用计算集团全球副总裁柯克·谢尔表示,戴尔通过ProSupport、软件和服务以及面向BYOD环境的解决方案等方式帮助用户应对BYOD带来的挑战。

具体而言,戴尔可以帮助客户进行现场产品安装,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TPM可以使得客户对系统上的数据进行加密,这样可以更好地对于办公数据和个人数据进行保护。通过软件和服务更好地告诉用户如何在强调数据安全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在自己的BYOD环境当中部署相关的移动设备。“戴尔大概在六个季度之前购买了Wyse,这就使我们能够提供基于虚拟化的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更好地适应BYOD环境的需要,其中包括对于云端数据更好地管理,强调云端数据的安全访问和存储。通过虚拟化及虚拟化的配套解决方案,我们就可以提供和我们的竞争对手有着明显差异的针对BYOD的解决方案。” 柯克·谢尔表示。

可以看出,在商用终端领域,戴尔提供的同样是集硬件、软件与服务于一身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样强调简化IT,强调产品的安全性与可管理性的产品特性。

软件:年营收目标50亿美元

作为戴尔最年轻的事业部,成立于2012年年初的戴尔软件事业部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为戴尔公司贡献了15亿美元的收入。可以说,这个通过“大举收购”成立的部门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戴尔软件事业部总裁约翰·斯文森介绍,目前戴尔软件部门所搭载并且出售的软件集中在三个主要范畴,分别是系统管理、安全和信息管理。

戴尔转型 路在何方?

15亿美元只是起点

“15亿美元只是起点,未来戴尔软件事业部还将进一步成长发展,远期营收目标50亿美元,主要举措有三:第一,进一步扩大产品范畴,覆盖不同客户需求;第二,进一步加大投资,其中包括对产品的投资,以及对销售和市场团队力量的扩充;第三,适当的兼并。” 约翰·斯文森显然对戴尔软件的前途充满信心,“在中国市场,中国四大银行中的三家是戴尔软件的客户,三大石油企业中的两家是戴尔软件的客户,在电力和保险业中,戴尔软件也拥有重量级客户。”

软件与服务的本土化是戴尔面向区域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戴尔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高树楷表示:“戴尔软件目前已经大规模启动了面向中文语言环境的软件更新项目。国内的企业用户对终端设备、数据中心和安全方面的关注度较高,戴尔软件在本土化方面也会充分考虑市场上的热点需求。” 目前,戴尔软件在亚太区已经推出超过20款本地化产品。明年戴尔软件将本地化多款关键的系统管理、安全以及信息管理解决方案,涉及Dell SonicWALL SuperMassive 9000系列、网络安全设备系列(NSA)与TZ系列下一代防火墙、AppAssure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以及Toad for Oracle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解决方案。

提高解决方案附加值

针对安全、移动、大数据和云的趋势,戴尔软件明确了三大业务方向——系统管理(应对移动与云)、安全、信息管理(应对大数据),并给出了相应产品组合堆栈,从而构成了戴尔软件的核心战略。在不同产品方向上,戴尔此前收购的技术资产将最终融合。

长期以来,戴尔都是以硬件厂商示人,但是在这个处处以软件去进行定义的年代,违背软硬一体化大趋势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戴尔软件事业部也是戴尔由硬件厂商向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戴尔一直在帮助第三方软件提供商销售软件,这为戴尔积累了一定的软实力。然而,要成为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代售软件是远远不够的。约翰·斯文森强调:“只有拥有自己的软件,可以对组件进行控制,才能真正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软硬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当前,在戴尔的组织架构中,软件占据四大事业部中的一席,与其他三个事业部有着非常密切的业务关系,主要职能是连接其它三个事业部,提供附加价值。“戴尔软件与硬件、服务等部门一直以来保持了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戴尔软件的优势在于不会拘泥于传统的IT软、硬件环境,戴尔收购的软件技术并没有预设特定的用途,我们会观察客户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供我们的解决方案。” 约翰·斯文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