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分布式能源助力公用建筑节能降耗

日期:2014-6-24 (来源:互联网)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指出,今明两年需节能3.2亿吨标准煤,以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3.9%。这是继去年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又一重要的节能环保指导性文件,再加上今年4月新《环保法》的颁布,以及日前八部委制定的2014年环保专项行动,我国节能减排压力非同一般。

另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建筑能耗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7.5%以上,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中国建筑能耗的“黑洞”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200多亿平方米,中国建筑能耗在全社会总能耗的占比将达到约35%,超越工业用能成为用能的第一领域。

公用建筑能耗居高不降

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为解决建筑能耗高,相关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建筑耗能不降反升,究其原因:第一,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过于简单,停留在墙体保温、外窗保温隔热等局部、表面的节能方式,未能系统地考虑建筑用能、节能。第二,建筑在设计阶段即有缺陷,建筑当中最常使用的电、冷、热等耗能系统,始终处于独立设计的情况,没有将电、热、冷等多种用能需求系统结合,进行整体考量和节能设计。

从而也导致后期运维时难以进行能源应用的智能控制。第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我国的建筑群越来越多,建筑节能降耗不应仅仅考虑单体建筑,需从相邻建筑之间的用能特点上系统思考建筑群的用能;且不同建筑所选地址不同,其所处环境也不同,建筑体的节能设计可最大限度利用环境的优势,而这正是目前建筑节能所欠缺的。第四,建筑节能缺乏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和标准规范,难以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政府层面考量,建筑节能工作的考核尚未纳入政府层面,相应的政策、资金难以落实;法规与经济支持政策仍不完善,各地区对建筑节能的支持力度也远远不够。

目前,社会自发进行的旧建筑节能改造质量参差不齐,而新建筑节能,开发商缺少积极性,中国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如果不开始注重并找到落实建筑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将直接影响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达成。

分布式能源助力公用建筑节能降耗

当前,国内外各大能源服务公司,都在关注中国的建筑节能,也拿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国外企业如施耐德电气推出的EcoStruxure 能效管理平台,融合了多领域技术和专业经验;国内企业如新奥集团,形成了自主研发的建筑泛能站解决方案,细分用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还有企业着眼于为建筑提供节能设备,比如远大集团的非电中央空调主机和一体化空调输配系统。

而近年风生水起的分布式能源,也给建筑节能带来了新的解决路径,让公用建筑节能降耗进入到一个新高度。分布式能源是利用小型设备向就近的用户提供能源,本身具有发电、供热等多种能源服务功能,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更高的能源综合利用率,可以更好地同时满足用户的多种要求,调节不同时段用能的峰谷差。

有些企业深入分析了分布式能源特点与建筑节能的结合,形成了对于建筑节能的系统思考。比如新奥集团今年投入运营的江苏盐城亭湖医院泛能站系统,与传统供能方式相比,医院的相关运行费用节省了20%以上;新奥为株洲神农城商业综合体建设的分布式泛能站与能效控制平台,使其节能率达22.95%。

据新奥智能能源总裁刘敏介绍,新奥建筑节能解决方案,其一,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的能源特点和当地环境势能,综合考虑建筑的气、电、冷、热需求,采用多种功能方式满足建筑,比如季节性储冷、利用地热能、天然气发电等等,根据每栋建筑形成个性化的供应及应用方案;其二,充分考虑相邻单体建筑之间、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的能源互补,通过分布式能源及多能源匹配技术,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第三,搭建智能能效平台,对供能端系统的实时监控与调节,进一步优化建筑用能。

伴随着国内节能环保压力的增大,建筑节能领域积压已久的巨大潜力将迅速得到释放,这也为许多企业敞开了机遇大门,各类企业的多样化实践,将不断推动我国建筑节能降耗水平的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