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美光宣布进军闪存卡领域 NAND闪存大厂均加入成卡制造

日期:2008-6-21标签: (来源:互联网)
全球NAND型闪存(Flash)大厂跨足到下游闪存卡生产风潮已接近白热化,继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东芝(Toshiba)之后,海力士(Hynix)和美光(Micron)也决定投入闪存卡生产。其中,海力士产品已在5月开始出货,美光则预计在2008下半年推出,初期系与国际手机大厂合作搭售,届时将形成全球四大NAND闪存阵营全面跨足闪存卡生产的局面,给整个产业带来新挑战。三星和东芝是开创NAND闪存大厂跨足闪存卡生产的先驱,当年开始执行这项计划时备受市场争议,下游模块厂抗议不断,担心沦为NAND闪存大厂的中盘商,但如今这已是NAND闪存大厂的生存模式之一。海力士和美光在评估多日后,亦先后决定投入成卡制造行列。海力士酝酿多时的闪存卡生产计划近期明朗化,产品已在5月开始出货,初期将与国际大厂合作,仅限于与手机厂搭售,并未跨足经营自有品牌的零售市场,这是海力士多年来坚守在上游NAND闪存生产端之后,终于决定自己开始生产闪存卡。日前,美光也首次公开宣布将进军闪存卡市场,其瞄准OEM客户作为主要的合作对象,目前没有经营自有品牌的打算。美光强调,其闪存卡策略专注在OEM客户端,不会跨足自有品牌和渠道,也不会将成卡供应给内存模块客户,自有品牌部分则交由子公司,即品牌闪存卡厂Lexar负责。 美光内存系统发展事业部门副总Dean A. Klein表示,美光在2005年正式与英特尔(Intel)各自出资51%和49%成立NAND闪存厂IM Flash,2006年合并闪存卡自有品牌厂Lexar,逐宣示美光深耕NAND闪存市场的决心,并于2006年7月推出第一颗50纳米工艺的NAND闪存芯片。 美光NAND闪存产品事业部处长Kevin Kilbuck表示,日前美光和英特尔将NAND闪存工艺推进至34纳米,相比于竞争对手的下一代工艺都在40纳米,美光的进度足足比他们早了一年,第一颗32Gb MLC(Multi-Level Cell)芯片,也开始送样给客户作测试。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WSTS统计,2008年全球DRAM芯片和闪存芯片的产值分别为249亿美元和254亿美元。在DRAM芯片当中,PC相关和非PC相关芯片的产值,分别为149亿美元和100亿美元;而在闪存中,NOR闪存和NAND闪存市场的产值分别为78亿美元和176亿美元。整体来看,2008年合计NOR和NAND闪存的产值已超过DRAM。 美光表示,亚太地区已是美光在全球NAND闪存业务上的重镇,亚太地区占美光全球NAND闪存业务约40%之多。除了闪存卡产品之外,美光也极力发展新产品固态硬盘(SSD)和内嵌式内存eMMC产品。美光预估2008年SSD的市场规模约9.59亿美元,到了2012年之后,SSD的市场规模将达44亿美元,并以笔记本电脑应用为主。
主要NAND闪存厂跨入存储卡领域的计划

厂商
存储卡市场策略
三星
向大厂搭售,且供应模组厂成卡,并欲跨足自有品牌
东芝
经营自有品牌及零售渠道,并供应渠道和存储卡厂成卡
海力士
初期与大厂合作,未来逐渐供应存储卡厂成卡
美光
初期不会跨足自有品牌和渠道,不会供应存储卡厂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