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光伏发电等于烧钱分析师推天威保变

日期:2009-8-3 (来源:互联网)

在日前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国政府表示,到2010年能源使用效率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20%。而在本轮对话前夕,我国政府刚颁布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安排部分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补贴力度更大,将对产业发展形成实质性刺激,但是在商业化之前,光伏发电都将是美丽的烧钱。

补贴难解产能过剩困扰

《通知》指出,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其中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补贴幅度均高于目前欧美各国。财富证券分析师张可对《红周刊》说,“大量上游企业在多晶硅价格高位时集中投产,但是去年的经济危机造成太阳能电池滞销,上游原料和中游电池行业均出现了产能过剩。此次国家对下游发电商进行补贴,是希望消化上、中游厂商的过剩产能。”

但是据中投证券测算,“10兆瓦光伏电站度电成本为1元/千瓦时,而目前火电上网电价在0.3~0.5元/千瓦时,考虑补贴后,建设商还是亏损。”该券商认为此次政策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日前全球太阳能电池巨头尚德电力也表示,其利润率正面临压力,预计随着科技进步导致生产成本降低,2~3年后公司才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上半年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还有待观察。因为政策支持的500兆瓦太阳能装机量可能解决很少一部分多晶硅存货,还有大量过剩产能不能消化。虽然政府对光伏产业补贴政策是明显的利好信号,但是在下游发电亏损,上游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依然举步维艰。

“两头在外”利润备受挤压

我国太阳能电池国内消费不足3%,加之整个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过高,是典型的“两头在外”模式——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经过加工后,90%成以上的产品再出口销往国外。这种模式使国内光伏电池产业利润得不到保证,一些企业项目投产之日就面临“无米之炊”。截至去年底光伏组件企业倒下了350家,只剩下约50家。而天威保变[37.692.42%]刚公布的半年报称,受电池组件需求疲软和多晶硅价格暴跌影响,公司在变压器收入大增50%的同时,净利润却下降了近10%。

东方证券分析师对《红周刊》记者说,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出口,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我国自身的太阳能发电率得到提升并逐步达到一定比例,才会使光伏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深圳榕树投资董事长翟敬勇看好光伏行业,不过他也对《红周刊》说,“这行业确实需要一段很漫长的烧钱过程!”他调研过的一家内蒙公司,光伏发电成本为每度电5元,当地政府补贴4元后,多发一度电就多亏1元钱。

翟敬勇表示,光伏产业需要对中国现有的电网进行改造,在没有进行改造之前,所谓的新能源发电没有办法投入商用,只能大笔的烧钱。而国家进行智能电网改造至少需要2万亿元,目前财政重点投资高速铁路建设,两年以后电网改造才有可能进入议事日程,智能电网目前看来还是个相对遥远的事情。

产业链完整者为王

尽管我国光伏行业当前危机四伏,但是平安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从题材角度来看太阳能行业仍具有吸引力。”市场三番五次地对多晶硅生产企业、对薄膜电池项目进行炒作足可以看出市场对此题材的追捧。不过光伏板块目前股价已经透支了未来业绩,个股的成长性不足以消化高估值。“未来两年产业链完整的公司才能在多晶硅惨烈的杀价中最后胜出,而国内这样的公司只有无锡尚德与天威英利(天威保变子公司)。”一位接近天威英利的人士对《红周刊》说。

而多数分析师推荐的光伏龙头正是天威保变,“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天威英利出货量和毛利率将逐渐回复正常水平,公司在技术和成本都具有明显优势,也是惟一一家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且其薄膜电池项目也已投产,值得长期看好。”民族证券分析师符彩霞道。她将天威保变2009~2011年的EPS预测分别调整为0.85元、1.23元和1.73元。而对南玻A、金晶科技、泰豪科技等公司多家券商分析师建议“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