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智能手机系统上演火拼大戏

日期:2009-8-13 (来源:互联网)

上周,苹果公司高层访华,让联通引进iPhone的真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虽然官方言论称这只是重新开启新一轮的谈判,但是苹果和联通之间的暧昧姿态已经足以让中国移动“出离于愤怒”。于是,就在苹果高层访华的同时,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以谷歌Android系统为基础的首款OPhone系统TD-SCDMA手机即将提前上市的消息也传开来,虽然其后中国移动方面又出来辟谣,称上市计划仍定于9月,但是双方之间“针尖对麦芒”的紧张气氛却十分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坐山观虎斗的中国电信也没有闲着,其不仅和众多手机终端合作商亲密接触,并且还和微软走到了一起。如此一来,以三大运营商为演员,谷歌、微软、苹果三大互联网软件巨头为编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大战的华丽大戏就这样在中国市场从后台走到前台。

开放VS封闭

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软件、服务至上的基本商业竞争理念已经被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一致认同。不过面对3G带来的无线互联网新商机,上述的六家巨头企业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度。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技术方面,微软和谷歌采取的“海纳百川”的开放态度,其平台技术基本上对任何愿意参入和采用的产业链企业开放,其中谷歌甚至连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也完全免费开放,如此一来才有中国移动基于Android另起炉灶打造Ophone操作系统的机会。

苹果公司的选择则完全不同,其操作系统一如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的MacOS一般是捆绑自家硬件的“非卖品”,不仅如此,在iPhone上大获成功的iTunes和AppStore的音乐、视频、软件在线销售业务苹果也不愿假手于他人,这也是苹果公司和中国移动一度亲密无间但最终分道扬镳的关键,即使是和相对“大度”的中国联通谈判,双方仍然在苹果是否愿意在其iPhone中内置联通的增值服务上存在分歧。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联通已经基本放弃了在iTunes和AppStore上让苹果公司开放权益的要求,但是对于iPhone内置联通的相关服务,则仍然十分坚持。相比之下,谷歌所谋求的只是在更多手机上装上它的手机搜索引擎,从而在互联网搜索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规模,进而提升其搜索广告业务的全平台竞争力,因此要显得大气很多。对此,深圳战国策分析师杨群表示:“总体来看,谷歌微软的平台开放策略更占优势,但是就系统的易用性、时尚性已经在手机市场上对高端人群的品牌吸引力上,苹果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他称,就市场前景而言,谷歌的系统由于较新,知名度也小,发展也会相对较慢,苹果不开放则会导致后期使用成本过高,只能满足部分人群,反倒是微软可能取得市场规模上的优势。

免费VS收费

不仅是在系统技术的理念上存在不同,谷歌、微软、苹果等三大公司的操作系统在未来基于智能手机的无线增值业务发展模式上也存在不小的分歧。以苹果为例,服务收费必然会成为其第一选择,这和其iPhone过去几年在全球市场建立的卓越市场地位有着不小的关系。无论是较早时期的iTuens,还是去年开始的AppStore,苹果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成熟且具有吸引力的从iPhone用户口袋里掏钱的模式,即使进入中国市场,想来该公司也不会放弃。不过杨群称,国内用户的使用无线互联网习惯和美国用户有着很大的不同,为视频、音频、软件付费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行为,这种差异可能会让iPhone在华的发展不如预期。事实上,据记者了解,目前iPhone平台上的软件、音乐、视频销售收入有超过70%的比例都是来自于美国本土市场,即使是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iPhone也未能取得和美国一样的成功,甚至连手机销量都不尽理想,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更是难以设想。

至于谷歌的Android系统,目前则完全没有向用户收费的计划,就连计划在年底发布的软件商店,目前也没有详细的收费计划。对此,杨群称,免费能够给谷歌Android系统的推广带来不少的助力,但是中国移动在Android上改版的OPhone系统则将配合中国移动自己的在线移动商店推出,中国移动是否会同样秉持免费策略,目前还很难说,因此谷歌未来的发展将可能走出两条不同路径,一条是捆绑在中国移动战车上的向用户收费模式;另一条则是和终端厂商直接合作的向用户免费模式,相比较之下,和终端厂商的合作推广可能更加有利。

剩下的微软,则较为另类,其目前可用的软件大多为第三方开发,微软并没有直接向用户收费。但是其操作系统却需要终端厂商付出权利金,据记者了解约每台机型10-15美元,这一成本最后则转嫁到了消费者的身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indowsMobile手机的成本,对其加快普及,抢占市场份额不利。

黄雀在后头

在美系三大巨头开始在手机智能操作系统上正式交火的同时,目前中国市场上另一股庞大的智能手机势力———诺基亚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统计资料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