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智能电视前景俏 软硬件整合是关键成功要素

日期:2012-4-16 (来源:互联网)

从2010年1月三星推出全球第一台智能电视至今,智能电视无论是软件上或硬件上已经越来越多元,而各家TV厂商近年来主要也是凭借着硬件部分的使用界面、显示技术、连接,以及软件部分的内容、应用程序、网络应用等多元的组合达到产品差异化。 在近日举办的“2012年智能电视全球发展趋势及策略布局”论坛上,拓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杨胜帆指出,智能电视三大阵营形成,内容质量成为重点比拼的对象。他表示,社交网络导向的智能电视产品诞生之后,作业系统平台驱动智能电视阵营成形,阵营内各自共享平台上的应用程序内容。以当前趋势来看,目前拥有近千个应用程序及1000万次下载量的三星智能电视,将自成一大阵营;索尼和Vizio,以及大陆彩电品牌海信、TCL与康佳加入Google Android平台;LG、Sharp、Philips三家厂商则以HTML5、CE-HTML和HbbTV等开发语言为基础,共同打造智能电视的软件开发工具。“电视品牌厂商除了将研发能力集中在开发应用程序之外,影音内容质量则是另一决胜关键。”他说。 众所周知,智能电视是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的重点产品,FF1N30HS6.html" target="_blank" title="FF1N30HS6">FF1N30HS6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放在智能电视的研发和生产推广上,注重作业系统、晶片的研发,加强企业间的联盟和应用程序商店的建立等。事实上,在中国大陆方面,2011年智能电视已经崭露头角,并且一经上市就获得市场的认可,从厂商回馈而来的消息称,智能电视销售状况良好,上市不到一年,渗透率已达10%。杨胜帆预估,2012年智能电视将成倍增加,预计销售量约为850万台,市场渗透率将大幅提升至20%以上。此外,智能电视内容与服务的差异化方面,提供可以整合服务的电视将成为焦点,且伴随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高,供应端持续出货,预估2015年渗透率将超过50%。 面对如此美好的市场前景,杨胜帆指出,对智能电视产业链的构建仍是未来中国大陆厂商长时间的主要任务,其中作业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建立是2012年厂商的重点。不过,他同时也表示,智能平台能否胜出有2个关键点:一是获得其它厂商的认可,并可自由应用在包括手机、平板等其它智能终端上;二是要有丰富的应用程序。 杨胜帆称,大陆彩电产业发展至今,一直受制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不过借助智能电视,大陆本土厂商将构建起从作业系统到智能晶片到内容与应用到服务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将在大陆市场胜出。 毫无疑问,智能电视将是未来彩电产品的形态,目前厂商正逐渐从硬件制造商向硬件+软件+内容与服务的综合供应商转变。“由硬件到软件,软硬件整合已成为智能电视的关键成功要素。” 杨胜帆说,联网电视市场趋势走向两种分歧化发展:一种是内建高阶电视播放服务,如Hbb TV、YouView的基础型机种;另一种则为可设定应用程序、执行搜索与浏览功能,并内建使用者界面的智能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