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OLED节能要在材料做文章

日期:2013-3-8 (来源:互联网)

与液晶面板相比,OLED技术由于具有主动发光、超薄、低功耗、色彩鲜艳等优点,逐渐成为国际显示领域发展的新热点,全球面板厂商都将主要的技术布局和产业布局向OLED产业转移。

现行LCD面板由于无法自行发光,必需仰赖背光模组,因此在能耗改善的空间上有一定的限制。反观新兴的显示技术AMOLED,由于其具备自发光的特性,画面可以根据图形的亮与暗控制面板的每一个像素,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在韩国三星的带动下,AMOLED率先应用在手机产品上,使AMOLED在5英寸以下移动终端市场的应用日臻成熟。可以预见,AMOLED面板的需求仍持续增长。预计2015年AMOLED面板的总出货量将达到3亿片,较2010年增长近6倍。

2012年年初,三星和LG DISPLAY率先推出55英寸OLED产品,掀起了大尺寸OLED电视的投资热。如果OLED面板进一步应用到32英寸以上电视市场,那么电视节能效果将大幅提升。然而,AMOLED产品大尺寸化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制程稳定、良率高低、材料取得、成本昂贵以及寿命问题,这些都决定着大尺寸AMOLED能否顺利进入电视市场。

毋庸置疑,AMOLED在节能技术上具有先天的优势。面对韩厂几乎独占OLED市场的局面,中国厂商一方面应扩充基板产能,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材料与设备的自制能力对于发展OLED产业也相当重要。

此外,有机发光层材料是影响AMOLED面板性能的关键,AMOLED节能要在上游材料方面做文章。在相同的电流下,如何使有机发光材料发出的光更明亮,是材料厂商努力的方向。目前,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材料厂商基本垄断了AMOLED发光材料市场,导致有机发光层材料价格偏高。近几年,韩国政府与面板厂商共同扶植其国内化工厂研制有机发光层材料,SMD与LGD都尽量采用较便宜的国产材料来降低面板生产成本。反观中国面板厂商,台湾厂商虽有研发,但是在发光效率上还欠佳,大陆方面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材料依赖国外进口,因此材料与设备的自制能力对于发展AMOLED产业也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