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装备自主化是分布式能源发展之关键

日期:2014-5-21 (来源:互联网)

新一届国家能源委首次会议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由于节能、环保,且供能可靠性高,分布式供能被视为未来可与大规模集中供能并驾齐驱的能源。

智能电网的风生水起,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如火如荼之势,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巨大压力,都使得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如同箭在弦上。而关键的设备、并网的技术是否给力等,也都成为分布式能源发展的紧箍咒。

大规模发展条件已成熟

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隋军的眼里,分布式能源的特点便在于“灵活”二字:在公用电网故障时,其设备可自动与公用电网断开,独立向用户供电,提高了用户自身的用电可靠性;当所在地的用户出现故障时,又可主动与公用电网断开,减小对其他用户的影响。分布式能源装备系统可以就地利用小规模能源发电,无需配备大规模输电设备,且可实现电热冷三联供,因为综合能源利用率较高,所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与传统供能系统相比,分布式供能系统中每10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每年可以节能约80万吨标煤以上。按照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计,分布式供能每年可节能4000万吨标煤,每年CO2 减排1亿吨以上,SO2减排120万吨以上。”隋军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他看来,或许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据介绍,在美国,已经有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在运行,其发电容量占比超过25%;在日本,已有13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在运行,发电容量占比超过13.4%。而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9%。其中,仅有10.9%的天然气用于发电。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建成了40余个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设1000个分布式能源试点项目。”在上海博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竺看来,我国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条件已经成熟。

首先,我国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而且正在快速增长。其次,西气东输、川气入沪、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等覆盖全国的天然气长输网络已基本建成。另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更是为分布式能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类发电机组和余热利用设备进行了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包括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余热利用设备、制热制冷设备、储能设备、电力电子设备等,有的国产化设备已经打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在国家多年863、973等重大项目资助下,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了各种关键性课题的基础性研究并取得了大批成果。

技术装备自主化仍是发展核心

目前,发展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装备是壮大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核心。由于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还在起步壮大阶段,相关配套政策设施有待完善,并网和电价机制尚不健全,各方利益还未理顺,因此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不高,还有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开展。

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面临着设计技术、设备开发技术、发电并网技术等制约。主因在于我国分布式能源设备在微型燃机的离心压气机和旋转材料、风机的控制机构和风功率预测系统、光电的转换和逆变设备等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加上许多设备的关键部件多数依赖进口,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蓄电池等储能设备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其次,分布式能源在系统负荷预测技术上还不成熟,导致设备选型不合适和运行策略不是最优,多能源匹配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使能源的合理匹配、分布式能源系统最优化变得困难;分布式供能技术还缺乏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的限制。目前除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系统经济性具备基本保障外,其他系统的经济性仍有待于提高。

在电网方面,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前,电网的潮流是单一可控的;接入后,分布式能源的随机性可能会影响电网潮流,产生频率、电压波动,进而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错误动作。如何解决各类技术难题、完善设备更新、减少分布式能源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将成为分布式能源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重视基础设备技术创新,加快分布式能源关键设备技术国产化,制定相关设备投资补贴机制,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也是发展我国分布式能源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