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OLED三年内将占五成高端市场;8K面板来了

日期:2016-11-4 (来源:互联网)

1、鸿海、群创传佳音面板获iPhone认证;鸿海高阶手机面板业务传佳音,根据《工商时报》报导指出,4吋、4.7吋手机面板近期通过苹果认证,是台湾面板厂首度通过iPhone面板认证,明年有机会取得订单,对此,群创表示,公司不对单一客户表示意见。

据了解,通过认证的生产线是鸿海和群创携手合作的路竹6代LTPS面板厂,今年已经小量投产,明年力拼放量。

据悉,鸿海送样的产品是iPhone SE所使用的4吋面板,以及iPhone 7的4.7吋面板,除了是LTPS面板之外,还搭配内嵌式In Cell触控技术,技术难度颇高。苹果即时

2、OLED三年内将占五成高端市场;占据显示市场近20年的“液晶王朝”正面临改朝换代。10月31日,苹果宣布新的 iPhone 将采用OLED面板,正式敲响了显示技术变革的战鼓。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中国家电企业创维、康佳、长虹以及LG电子已开始采用LG DISPLAY的OLED面板推出OLED电视产品,并正在积极开拓高端电视市场。另外,从今年9月开始,飞利浦也在中国推出OLED电视,竞逐高端市场。

“未来,OLED将改变显示产业的规则,一统显示市场。”LG Display OLED事业部社长吕相德日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预测,三年内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50%将由OLED占据。同时他还提到:“LG Display的OLED技术和产能已成熟,并与中国企业构建了巩固的合作关系,能够让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中国显示技术通过OLED来实现崛起。”

此前,韩国OLED专业市场分析机构UBI Research在题为《OLED电视已在市场安全着陆》的报告中表示,OLED电视虽然价格仍比LCD电视高出约两倍,但在美国消费者调研报告的最佳电视调查中,OLED电视已经超越LCD电视,得到市场的认可。尤其是在全球企业竞争激烈的高端电视市场上,OLED电视确实已经得到消费者的信赖,OLED市场正在加速扩大。

据了解,从2011年起,显示市场的高端增长势头开始减弱,面板厂商的销售规模也开始出现负增长,厂商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显示业界的话题也从“成长”和“速度”渐渐转移到“利润”和“效率”。

但在面板生产及市场开拓方面,中国面板厂商已开始加速布局,并在逐渐改变整个市场的模式。像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等中国面板厂商正积极投资10世代以上的LCD生产线,加速扩大生产力的步伐;市场方面,中国已经赶超北美,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接受速度也更快,成为3D以及UHD等新产品的必争之地,尤其在以超高清分辨率画质而自豪的UHD电视市场中,中国成为市场趋势的引领者。

在这样的显示体系转换的时代,中国厂商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显示崛起,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技术平台作为基础。竞争加剧的市场中,要跳出LCD的红海,OLED是惟一的出路。日前,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苏子欢称:“OLED是电视行业发展趋势,长虹将坚定不移地把握趋势,开发更成熟、优质的OLED电视产品。”创维副总裁李海鹰也表示,自发光构造的OLED是惟一可引领显示未来的技术,创维2016年OLED电视销售目标是20万台。

谈及OLED的发展,吕相德表示,今年9月,OLED累计销售100万片。在中国、北美、欧洲等全球High End市场上,OLED正在引领市场。尤其是在北美市场,55英寸OLED电视在20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上占比达到77%,65英寸OLED电视在3000美元以上的市场上占比达74%。

此外,在客户方面,目前已有很多企业有上市OLED电视的计划。“目前的OLED产品在品质方面,已达到一般家庭中使用17年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水平。在品质要求非常严格的德国和日本,企业也已经认可了OLED电视的完美画质及品质。”吕相德说。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3、加量不增收 彩电市场价格战硝烟何时消散;

纵观今年的电视市场整体态势,基本上保持平稳。Q1至Q3季度,我国电视销量达到3546万台,同比增长7.6%。但是另一方面,在价格战等因素作用下,电视市场一直存在“增量不增收”的现实,成为行业的困扰之一。第三季度,电视价格终于有了回升的迹象。这一回升能打破行业“增量不增收”的困局吗?电视企业如何才能真正走出价格战泥潭?

销量分析:全年将超5000万台!

电视市场增长已触天花板,不过今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电视市场销量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网上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电视销量规模达到3546万台,同比增长7.6%,其中除2月份受季节性影响销量下滑外,其余月份销量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其中,第三季度,彩电市场销量同样保持这一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1195万台,同比增长8.9%。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电视市场零售量同比上升受益于地产回暖、消费者信心回升以及终端市场促销频繁等因素。以终端促销为例,今年第三季度,来自品牌和渠道方面的促销活动约达27次。

尤其是“金九银十”中的9月,今年行业内促销频繁。在品牌方面,无论是互联网品牌KKTV、PPTV、微鲸、看尚、暴风、乐视,还是传统品牌长虹、创维、TCL、康佳、海信、飞利浦都有参与;在渠道方面,苏宁、国美也活动不断。供职于某互联网电视品牌的业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今年节太多了,到处都在造节促销。”

这些集中的大规模促销使得“银十”的含金量进一步减少。网上数据显示,“十一”期间,电视销量在整个国庆促销周期中的占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如此之多的促销活动,一方面固然与品牌和渠道试图抢先国庆促销有关,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业以集中促销的方式挖掘消费者消费需求,从而刺激行业增长的意图。

由于四季度同样也是促销旺季,有双11、双12、元旦等促销节点,电视销量在四季度还将保持增长,零售量预计达到1529万台,同比增长7.2%;2016年全年销量将突破5000万台,达到5075万台,同比增长7.5%,高于其之前全年销量4993万台、同比增长5.7%的预测。

虽然整体市场向好,但是电视行业却存在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那就是“增量不增收”。日前,前三季度我国电视整机产量同比增长11.3%,出口同比增长17.6%,但是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均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现象,电视出口额为89.9亿美元(约609.4亿元),同比减少2.7%。

同时,在内销方面,据网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我国电视零售额为353亿元,同比下降5.9%,而上半年电视市场零售额也出现了4%的下滑。

在“增量不增收”这一问题的背后是电视产品均价下滑,是行业内激烈的价格战。某电视厂商产品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近10年间,电视行业和手机行业市场规模均在不断扩大,然而手机产品均价不断攀升的同时,电视产品价格却在一路下滑,一方面侵蚀企业利润空间,一方面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确实,我国电视产品价格一直呈现下滑态势。目前我国电视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同2013年相比,在同等价位下,现在可以多买8英寸,比如2013年40英寸产品均价为2979元,而2016年48英寸产品的均价仅为2817元。

不过,三季度,整机价格呈现回暖趋势。奥目前32英寸高清电视的平均售价由4月份的1094元一路上涨至1235元,40英寸全高清电视从6月的1632元上涨至10月份的1749元,55英寸超高清电视的均价从7月的4477元上涨至4620元,65英寸超高清电视均价由8月的9980元上涨至10100元。

战略分析:如何走出价格战泥洼

当前,电视产品价格回升的一大背景是面板价格止跌回升。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32寸、40寸、55寸和65寸面板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6至9月,32英寸高清面板价格由59美元上涨至75美元,涨幅达到27.1%;40英寸超清面板由93美元上涨至116美元,涨幅为24.7%。

9月份,乐视就曾以面板价格上涨为由上调部分产品价格,上调幅度为100元至200元。同时,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时也获悉,除乐视外,还有其他品牌降低了降价幅度,或者也上调了部分产品的价格,比如在40英寸、43英寸产品上涨价100元。

在电视成本中占比近七八成的面板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产品的价格。此前,面板价格的持续下跌增强了很多电视品牌进行价格战的底气,为其提供了一定的降价空间,甚至最后有的产品售价甚至低于出厂价。而此次面板价格的止跌回升也影响着终端的电视价格。

上述业内人士就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电视自身的成本并不低,尤其是对硬件有一定要求的情况下。但是现在很多品牌把价格做得特别低,甚至被压到了千元以内,根本不存在溢价。虽然有内容做支撑,获取一定营收,但是当前在内容上真正实现完全盈利的品牌并不多,很多品牌的压力都比较大。如果真正想做电视,其实还是要确保整个模式的健康运行,起码保证硬件不赔钱。“我们已经完成了价格调整,以期实现企业的健康运营。”

不过,面板价格上涨,电视产品价格随之上涨,更多的是电视企业的无奈被迫之举,电视企业本身并没有在这轮上涨中获得多少收益,更多的是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

另外,有机构分析,今年以来,面板厂商逐步关停部分传统产线,布局新技术,但是新技术初期良品率较低,出货量不高,导致面板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并预计明年大尺寸面板产能增加有限,主力产品价格或将维持。但是,从长期来看,面板产业依然供过于求,面板价格能维持上涨吗?

那么,电视企业怎样才能真正走出价格战泥潭呢?业内人士认为,产品升级,大尺寸、高端产品、新技术等均是选择。

分季度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面板平均尺寸分别为40.1英寸、41.1英寸、41.3英寸,并预测四季度为42.2英寸。同时,中国电视的平均尺寸也由45.3英寸、46.4英寸增长至46.6英寸,而四季度预计平均尺寸会达到47.2英寸。

面对互联网品牌对中低端市场的侵蚀,传统品牌开始挖掘中高端市场,TCL、海信等品牌均在高端市场上加大布局。Q3季度,在6000元至7999元价格段传统品牌的渗透率为65%,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个百分点,8000元至9000元价格段互联网品牌的渗透率为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个百分点。天极网

4、传三星显示器将为Galaxy S8面板研发新材料M8;先前传闻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计划在2017年推出的新款智能型手机Galaxy S8(暂名)硬件设计将有大幅度变化,例如将搭载4K分辨率面板、取消Home键按钮等,如今再传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将为Galaxy S8的OLED面板研发新材料组合。

据韩媒ET News报导,三星显示器决定以M8作为Galaxy S8 OLED面板材料组合的研发代号。先前三星显示器以M7作为Galaxy S6的OLED材料组合研发代号,M7材料组合一直沿用到2016年三星推出的Galaxy S7系列与Galaxy Note 7等高阶手机面板。

OLED面板的结构中,电洞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与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间包夹发光层(Emissive Layer),各种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必须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如能阶差、热性质、形态学等,经由反覆研发、改良,才能找出最适组合。

在M7的发光层中,红色及绿色磷光(Phosphorescence)材料分别由美国陶式化学(Dow CHEMICAL)及三星SDI(Samsung SDI)供应;蓝色荧光(Fluorescence)材料则由日本出光兴产(Idemitsu Kosan)及韩国SFC两家业者共同供应。

业界表示,M8的红色及绿色磷光材料将分别改由韩国DS Neolus及日本新日铁住金(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供应;蓝色荧光材料的供应商维持不变,但SFC的供应比例会增加。

至于发光层中的掺杂物(Dopant)材料供应无太大变化,维持由美国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UDC)供应红色、绿色磷光掺杂物;由出光兴产供应荧光蓝色掺杂物。

SFC为日本保土谷化工业(Hodogaya Chemical)与三星显示器在韩国共同投资的公司,持股比例各为52%及34%;2015年营收为165亿韩元(约1,440万美元),营业损失为60亿韩元。

业界认为,三星SDI未取得供应M8绿色材料的资格,很可能打算暂时保留产能,留待日后三星显示器有更大规模需求时使用,不一定对材料事业有大的影响。

三星显示器则不愿对研发新材料组合的传闻正面表示回应。digitimes

5、鸿海夏普合作为夏普节省近1亿美元;鸿海与夏普(Sharp)合作,对夏普到底带来多少好处,一直是日方的疑问,而在戴正吴首度主持的夏普财报中,他公开指出,透过鸿海的采购与物流链,在2016会计年度下半(2016/10~2017/3),夏普可节省99亿日圆(约9,540万美元),算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

戴正吴指出,他到夏普2个多月,检视夏普内部情形可改善之处甚多,其中一个就是夏普先前对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如太阳能电池用矽晶原料的长期合约,高出目前市价甚多,成为亏损的主因;而透过世界最大电子代工厂鸿海的物流链,便可大幅降低液晶面板或太阳能电池材料采购成本。

不过外界对此反应冷淡,日本股市方面认为,鸿海与夏普合作的效益只有99亿日圆的话,低于他们预期。

为改善经营效率,戴正吴还考虑进一步整并夏普各地工厂,如广岛县的三原工厂与福山工厂都是厂大人少,合并可能更有效率,这不是关厂所以不会裁员,只是人事调动,希望员工不要情绪浮动离职。

另外,也传出戴正吴为专心经营夏普,将辞去在鸿海的董事席位,但仍保留副总裁一职,产经新闻(Sankei)甚至报导,戴正吴将在11月内正式对鸿海提出辞去董事职位一事。digitimes

6、8K面板来了 只具备宣示品牌实力价值?2016年显示市场的关键字中必有“4K”一席,在不断追求画面精细程度,展示品牌研发制造实力的过程中,4K超高分辨率技术成为了今年最有力的弹药。但是有声音表示,4K即将被更夸张的8K分辨率替代,像素数达到4K分辨率的4倍水平。

目前参与到8K屏幕争夺的面板厂牌已经相当多,韩国三星、日本夏普、中国京东方都已经在展会上先后展示过自己的8K屏幕。而据悉,来自中国台湾的群创和友达,也在积极推进8K分辨率面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8K屏幕是指分辨率达到7680×4320规格的显示屏,以群创推出的65英寸8K分辨率面板为例,PPI(像素密度)达到了135,该数值已接近智能手机屏幕的PPI水平,也就是说你几乎是在4米开外观看手机屏幕,当显示画面为8K视频内容的时候,你体验到的将是无与伦比的细腻画质,纤毫毕现。

问题是,现在能够找到的8K画面内容极其有限。据介绍,除了日韩厂商在各大显示展会或科技类展会上进行“站台”之外,京东方的98英寸8K屏幕也只曾经在里约奥运的Museum of Tomorrow现场进行过展示,可见目前8K显示技术仍然只停留在定制内容展示环节,距离实际消费应用距离尚远。

8K应用目前看来可能会在对视觉效果要求严苛的医疗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在一些检查和治疗环节,8K影像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除此之外,8K分辨率在现阶段市场中,仍然只具备宣示品牌实力的价值。数字标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