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强大消费市场提供扩张动力,印度电子产业蓄势待发

日期:2008-1-25 (来源:互联网)

Suresh是德里郊外的力车夫,每天为其手机服务支付10美分。这个小例子说明,印度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和服务的渴望有多么强烈。

到2015年,印度国内ic37将从2005年的282亿美元左右增长到38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9.8%。

为了在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印度电子厂商正在激烈竞争,通过有机和无机方式进行扩张。

Videocon Industries Ltd.在扩张竞赛中一马当先,2006年收购了Electrolux Kelvinator Ltd. (EKL)。2006年9月,Videocon还收购了宝丽莱公司,以打入数字影像产业,该产业在印度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此前Videocon还收购了法国汤姆逊的彩管厂,以扩大在电信领域中的存在。

2006年10月,Videocon率领的一个财团签署了一份初步协议,收购负债累累的韩国大宇电子。后来Videocon要求在最初收购报价的基础上打折,导致该协议在5月份被取消。据说Videocon将恢复与大宇电子的谈判,并提交一份新的收购要约。

为了加快扩张,Videocon建立在印度不同地区成立九个经济特区(SEZ),这些特区将生产电子设备和半导体。此举将导致产品成本降低,而且消费者可以从中受益。

Vision 2010

飞利浦印度公司不甘落后。该公司宣布了“Vision 2010”计划,目标是在2010年把营业收入提高一倍,从2006年的6.552亿美元提高到12亿美元。Vision 2010预测其中有60%来自有机成长,其余来自无机扩张。

作为其无机成长策略的组成部分,飞利浦计划开展大规模并购,而且已经在保健、照明和耐用消费品领域确定了收购目标。该公司将在其涉足较浅且其产品有较大市场的领域进行并购活动。

例如,飞利浦正在专注于卫生保健设备市场,因为该市场正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势头将保持到2010年。该公司的目标是达到7.5%以上的营运利润率。

2007年2月,飞利浦把光学媒介与技术(OM&T)业务卖给了Moser Baer,以集中精力从事保健、照明和耐用消费设备,并放弃了一项其缺乏专门技术的业务。

紧盯机遇

三星已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手机市场上面,并计划到2008年占有18%的市场份额。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三星计划扩大基础设施和提高在零售市场的存在。三星计划在印度钦奈市的Sriperumbudur建立一家工厂,并计划从2007年开始的五年内投资1亿美元。该工厂初期将生产电视、彩色显示器、冰箱、空调、洗衣机、打印机和其它产品,并将满足印度南部的市场需求。

TCL的子公司——TCL印度公司,正在Noida兴建一家制造厂。该厂建成以后,TCL将面向印度国内市场,同时计划把产品销往欧洲。

LG和三星等公司现在都专注于大量市场,而不是占总体电子营业收入4%的高端产品。这些厂商试图在其低端产品中整合更多的功能,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iSuppli公司认为,到2015年,国内厂商将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印度国内市场。这将为那些已经在提前筹划的厂商开辟巨大的商机。

为了利用这个机会,厂商必须保持扩张势头。除了有机成长以外,它们还应该重视无机成长和在印度寻找机会,同时也可以寻找可行的全球并购机会,以获得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