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蓝色硅谷:用科技唤醒海洋

日期:2013-5-24 (来源:互联网)

潘旭涛 郭 霞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当下的青岛在以饱满的笔触为海洋强国的梦想勾勒出蓝色的基调。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所说,海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的龙头城市,承担着重要的国家使命。

东海岸这片依山傍海的土地,静静地等待了许多年,如今,古老的鳌山湾正涌动起新的浪潮。“蓝色硅谷”这个颇为形象的名词,是青岛市的首创,从字面意义来看,更是彰显着这座拥有得天独厚海洋资源的年轻城市所具有的世界眼光,并将成为建设海洋强国这个目标的具体体现。这个目标关乎强国,也关乎富民,它需要期盼,更需要实干,青岛正一步步向目标迈进。

勾勒蓝色梦想

2011年,在青岛的东海岸,一个承载着青岛、山东半岛乃至国家蓝色梦想的海洋经济发展圈被勾画出来:总规划面积57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规划面积351平方公里,海域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这个“圈”的命名颇具含义——蓝色硅谷。

核心区陆域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这片位于崂山北麓、黄海之滨、鳌山湾畔的区域,山、谷、湾、海、岛自然交替,称得上“形胜东方冠”。

高端、新兴、蓝色,这几个关键词,勾勒出蓝色硅谷这个梦想里的内容。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定位是中国蓝色硅谷、海洋科技新城,将来的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人才集聚中心,海洋成果孵化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海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中国“蓝色硅谷”是一个上升到“中字号”的战略,青岛将如何担当起这个重任呢?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认为,在海洋科研实力方面青岛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青岛有涉海两院院士19人,占到全国的70%;拥有全国50%的海洋科技人才。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都是在青岛发起的。建设蓝色硅谷,很重要的是发挥海洋科技资源比较集中的优势。目前,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建设已全面启动,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其中在建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计划开工项目总投资220多亿元,海洋研发资源正在加快聚集,目标是将蓝色硅谷打造成国内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高地。

据介绍,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将建成一座先进的科研大楼,届时,这里将入住200多位海外专家。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韩守信表示:“我们要打造的就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计划在10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优秀科学家汇聚地、科技交流研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载体,跻身世界著名海洋科研机构之列。”

集聚高端产业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崛起之路,大多离不开海洋,大多走过了一条对海洋逐渐认识、了解、利用的路径。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经济发展,对海洋经济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也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我们正确理解蓝色经济,抢占蓝色制高点。

“随着高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海洋经济在经历了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后,跨入了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内容的系统整体协调发展阶段,蓝色经济应该把海洋水体经济和涉海、临海产业概括在一起。蓝色硅谷有三个板块的内容,第一个是研发,第二是孵化,第三是产业。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统筹发展、海陆一体规划。”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认为发展蓝色经济必须进行海陆统筹、统一规划、联动开发、产业对接和综合管理,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

如果说国内领先的海洋科技实力,是青岛独一无二的优势,那么要将这种优势真正打造成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产业的集聚,需要在规划之初就有清醒而准确的把握。

蓝色硅谷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产业?对于蓝色硅谷核心区这样一块“宝地”,有不少企业有意向落户,这些企业之所以选择蓝色硅谷,看好的是这里未来强大的科研力量、大批的人才、便利的产业和生活配套。而在对这些项目进行把握筛选时,高端、新兴是首要的原则,而并非局限在涉海领域的企业。

青岛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是第一家与蓝色硅谷核心区签订投资协议的企业,一期项目占地110亩,目前土地已经签约,土地定金已经支付。而这家得到了即墨市、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大力扶持的企业,其主要生产业务范围是碳化硅。

即将落户在蓝色硅谷核心区的项目,是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无机非金属研发中心,公司副董事长于建波对蓝色硅谷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认为,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蓝色硅谷必将迎来发展的新契机,加上核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未来在这里设立的研发中心将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专家学者,研发效率也将提高。

完善产业配套

鳌山湾畔,是一片静待开发的处子之地。无论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还是打造“北方博鳌”,再到现在“蓝色硅谷核心区”,都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对它愿景的期待和追逐。

在美国,“硅谷”并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地图上不会被标注出来,它代表的只是一个区域,然而这个区域却拥有着完善的城市生态。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表示,蓝色硅谷同样不应该是一个只有企业或只有科研机构的区域,青岛要建设好蓝色硅谷,必须把握“五宜”的整体目标,即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

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认为,许多城市在规划之时缺乏整体性,造成城市结构不完善、功能不全面。蓝色硅谷在建设中,不但注重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引进,还注重了区域内外的统筹协调,提供良好的产业、生活配套。

青岛市商务局发布的《2013年青岛市区商业网点建设导向意见》中规定,岛城商业布局将在老城区的基础上,向高新区、蓝色硅谷、西海岸等区域拓展;青岛市地铁蓝色硅谷线也已经全面开工建设。

事实上,就整个蓝色硅谷而言,除了包含即墨鳌山卫街道和温泉街道在内的核心区以外,还包括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的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以及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由此形成“一区一带一园”的整体布局。

毫无疑问,不是每一座城市都像青岛这样幸运:既拥有一片海洋的蔚蓝,又闻名遐迩于“海洋科研之城”,这种自然天成的海洋基因与内涵丰厚的海洋人文,催生了“蓝色硅谷”的恢宏畅想——青岛放眼世界海洋产业版图,胸怀半岛蓝色经济未来,提出了打造“中国蓝色硅谷”的全新战略,这一战略引领青岛航程,彰显特色优势、放大本土资源、体现龙头地位,眼光远大、目标雄伟,蓝图动人、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