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未来的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将有更高的发展速度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日期:2021-3-12 (来源:互联网)

国家发布的《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对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程度,改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由封闭式、分散式向开放式、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汽车联网等领域取得突破。物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保持着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和广东省的产业规模已超过千亿元。202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今后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政策,不少地方也出台了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和发展意见,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BUV20核心技术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该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并已取得初步进展。

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万亿。在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增长超过预期,网络建设与应用推广取得显著成效。随着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加快推进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和工业物联网逐步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5G、汽车联网等领域实现突破。

政策推动了我国物联网的高速发展

国家发布的《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对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程度,改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大发明正在兴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四大发明的基本特征。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

未来的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将有更高的发展速度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产业保持了较高的规模增长速度,增速保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产业规模超过千亿元。据中国通信行业协会统计,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由2013年的4896亿元增至2019年的1.5万亿元,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处理、应用服务等产业发展迅猛。尽管物联网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的物联网产业仍处于起步和中期阶段。中国现有物联网及相关企业3万多家,中小企业超过85%,企业创新活力显著,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重点突破方向,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大容量数据处理和综合集成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累。

随着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模式。今后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受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复合增长率约为9%,2020年达到1.6亿元人民币,按目前的发展趋势,十三五规划目标有望实现;202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突破2.7万亿元。

今后的物联网产业将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是最大的挑战,也是一场争夺行业领先者的竞争。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百家争鸣,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由于持续的竞争,未来可能会有限定数量的厂商来统治这个市场,就像现在的Windows,Mac和Linux操作系统一样。

与规则保持一致也是物联网当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数据隐私。如今,数据隐私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和滥用的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Facebook丑闻在全球引起关注。所以,今后我国的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都会对用户数据的保护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对敏感用户数据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安全性是指防止网络黑客对物联网软件进行攻击,而在未来,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重点将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医疗、安全、金融等基础行业领域。

多项技术推动物联网创新

伴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物联网产业的内生力越来越强。连通性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WAN在全球商业进程中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快速发展,服务支持能力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