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5G技术和手术机器人的结合是智能医疗落地的另一个场景

日期:2023-2-23 (来源:互联网)

据报道,2月份,一份关于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成功的报告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报告显示,杭州一名医生通过电信5G网络远程控制机器人,为新疆患者进行肝胆手术。这次手术的成功意味着“5G+智能医疗”再次落地。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5G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工业等领域不断发展。在智能医疗方面,5G技术可应用于远程会诊、智能病房、5G急救车、5G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电子病历、AI导诊登记等场景。手术机器人和5G技术的结合是智能医疗落地的另一个场景。

事实上,远程机器人BC182手术在2019年之前已经成功应用。近年来,业内人士不断探索远程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规范性问题,如终端设备接入模式、医疗应用数据传输等,并不断完善。除了标准化问题,远程手术机器人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报道,上述提到的肝胆手术机器人采用的是上海微创机器推出的国产手术机器人。该公司已推出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和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三款器件产品。其中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作为国产手术机器人,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高灵巧轻量化机械臂、智能规划与导航算法等核心技术,已获得NMPA和FDA认证。

手术机器人需要更高的技术成熟度,包括5G等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传感器和算法等。此外,远程手术还需要3D视频作为辅助,让医生能够准确控制机器人进行手术。微创机器人表示,公司将提高底层技术,如芯片、超精信号、光学镜片和底层算法,并构建手术机器人全链底层技术体系。

目前,5G+智能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落地场景。比如5G急救车通过5G网络实现患者在急救车内收集心电图、超声波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医院监控室,让医生进行诊断。数据显示,为了达到及时的救援效果,5G急救车将配备3个高清视频和2个以上的医疗图像。当传输速度至少达到30Mb/s时,1080P的高清视频可以通过H.264的方式传递到远程医疗诊所。

此外,通过AR眼镜进行远程咨询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方式。随着技术的成熟,2022年杭州灵伴科技、鸿科等AR眼镜设备制造商的应用案例也不少。比如5G+AR眼镜远程连接,现场医生戴AR眼镜,实时将现场看到的图片传输到远端,通过语音、视频分享、AR标注等方式与在线佩戴AR眼镜的专家进行远程交流,共同完成手术救助。

无论是5G手术机器人还是5G+AR智能眼镜,医疗救援都会突破时间、空间、人员的限制。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5G在智能医疗方面的应用将与更多的终端设备相结合,带来新的落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