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ic37.com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面临三大障碍

日期:2020-12-26 (来源:互联网)

从工业机器人产量的累积增长率、产业政策和下游市场需求来看,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三种发展现状。根据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项目经理、系统集成开发工程师、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安装调试维护工程师,其中安装调试维护工程师的市场需求最大。

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4月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逐步回升,现已进入加速增长期。

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崛起

从工业机器人产量的累积增长率、产业政策和下游市场需求来看,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三种发展现状。

化危机为商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快速增长。BU1924F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的累计增长率来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经历了2019年的严冬后,从今年4月份开始逐步复苏,现在已经进入加速增长期。在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危机是商机,工业机器人产量逆势上升。预计2020年11-12月和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多党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因素,它的发展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推动力。为了进一步加快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智能制造的步伐,2020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围绕工业机器人领域出台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

海外订单的回归加速了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依靠完整的产业链和适当的防控措施承接其他地区转移到中国的制造订单。以首三季为例,食品及医药行业的医疗产品出口增长21.8%,医疗仪器及用具出口增长48.2%,家用电器出口增长17.3%,3C电子行业的笔记本电脑出口增长17.6%,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随着外贸订单的增加,依靠传统低成本要素扩大产能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制造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能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进一步受到刺激。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面临三大障碍

虽然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升温,但从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自主品牌综合实力和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三个维度来看,仍然存在制约中国工业机械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应用型人才缺口巨大。在劳动力供需矛盾、企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多年来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技术集成度高、应用环境复杂、操作维护专业的高端设备,对应用型人才有多层次的需求。

目前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口专业刚刚兴起,缺乏多层次人才培养经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需要长期的二次培训才能满足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就业要求,一个工业机器人需要3-5名调试、维护和系统集成开发人才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导致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型人才缺口巨大。根据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项目经理、系统集成开发工程师、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安装调试维护工程师,其中安装调试维护工程师的市场需求最大。

自主品牌面临“三山”,行业缺乏竞争力。一是自主品牌数量少,产值低。中国有1000多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但上市企业不到50家,9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年收入在1亿元以下。以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公司宋新公司为例,其2019年营业收入为27.45亿元,远远落后于Fanuc等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公司。二是自主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低。

从自有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的国内市场份额来看,精密减速器占15%,伺服电机占10%,控制器占20%。第三,自主品牌集中在低附加值环节。工业机器人生产链包括核心组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和工业应用四个核心环节。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占了工业机器人的大部分成本和利润,而我国8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集中在附加值低的系统集成环节。

行业下游应用过于集中,供给失衡风险加大。从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产业的比例结构来看,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应用市场分布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制造、金属加工和塑料加工等七大产业,但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和电子制造两大产业,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工业机器人最集中的下游产业。近年来,国内汽车产量增长率从2015年的33%下降到2019年的-8.3%。由于汽车和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集中的行业,汽车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率从2015年的31.1%下降到2019年的3.9%。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的高度集中,使其深受单一领域市场波动的影响。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市场份额

十四五期间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议

针对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策。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克服技术壁垒。第一,政府需要完善培养工业机器人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共同培养人才,支持国际人才流动,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创业。第二,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通过人才引进增强其人才培养实力,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三是高校要紧跟市场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号召,加快相关专业建设,均衡培养各类人才,积极与企业互动,提升企业实践中的专业技能。

以产业融合为主线,塑造竞争新格局。一是鼓励核心部件骨干企业以相互参与、技术转移的方式进行横向整合,使企业快速增强核心技术能力。加强上游环节后,可以通过纵向并购布局整个产业链,打造全面的“研究-生产-销售”能力。二是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围绕自身发展轨迹,以本体业务为核心,自下而上拓展应用领域,布局整个产业链。在整合行业时,要考虑M&A企业的业务相关性,选择具有相同战略目标的企业,加强企业管理。

以数量和质量并重为路径,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一是抓住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市场机遇,开展工业机器人在电力、煤矿、石油、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工业机器人新的应用空间。二是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群体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不断完善工业机器人标准体系,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产品质量动态评价体系,全面控制产品风险,扎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